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城市燃气计量管理中的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作者

高富强

大庆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引言:

城市燃气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燃气计量作为燃气企业贸易结算、产销差管理、管网运行效率评估的核心环节,其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服务质量。然而,仅仅拥有数据并不直接产生价值。如何从这些庞大、多源、异构的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业务行动和决策依据,是当前燃气企业面临的关键课题。因此,设计一个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可视化与决策支持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变得至关重要。

1.传统计量管理的困境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

传统的燃气计量管理存在诸多痛点: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人工抄表模式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存在入户难、误差大、数据更新周期长(通常为月度)等问题;信息孤岛,缺乏联动,计量数据、用户信息、管网参数、维修记录等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中,彼此割裂,无法形成有效的数据洞察;风险预警滞后,对于燃气泄漏、设备故障、偷盗气等安全隐患,往往依赖于用户报修或定期巡检发现,缺乏实时监测和早期预警能力,安全风险高;运营管理粗放,无法基于用户用气行为进行精准的负荷预测和调度,调峰保供压力大;商业决策缺乏数据支撑,客户服务质量提升困难。

而物联网智能燃气表的普及,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这些智能终端 7x24 小时不间断地采集并回传海量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瞬时流量、累计用量、表端压力、表内温度、阀门状态、报警信息(如泄漏、强磁攻击、电量过低)等。这些高频、多维的数据流构成了燃气计量大数据的基石,为深度挖掘和分析提供了可能。大数据分析技术正是处理这些海量、多源、异构数据,并从中提取有价值信息和知识的关键。它通过数据集成、清洗、存储、计算、建模和可视化等一系列流程,将原始的计量数据转化为驱动业务升级的“数据燃料”[1]。

2.城市燃气计量管理中的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分析

2.1、管网运行状态监测与泄漏预警

燃气管网是城市的“动脉”,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基于计量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实现对管网状态的“把脉问诊”。数据基础,海量智能表具回传的末端压力数据、流量数据,结合 SCADA 系统采集的管网关键节点压力、流量,以及 GIS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模型,压力云图与水力模型校准:利用数以万计的表端压力数据,绘制整个配电网道的实时压力分布云图,并反向校准水力模型,使其无限逼近真实工况;泄漏定位算法,当某区域发生泄漏时,会导致下游压力下降。通过分析压力传感器和智能表压力数据的时空变化规律,利用负压波法、机器学习分类算法等,可以快速定位泄漏区域,甚至精确到管段,极大缩短抢修响应时间;设备健康度预测,对调压箱、流量计等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趋势分析,预测其性能衰减和潜在故障,实现预测性维护[2]。

2.2、需求预测与智慧调度

保障城市燃气的稳定供应,特别是应对冬季用气高峰,是燃气企业的核心任务。数据基础,全城总用气量历史数据、天气预报(温度、湿度、风速)、节假日信息、宏观经济数据、用户增长数据等;分析模型,短期负荷预测,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结合气象因素,精准预测未来数小时至数天的用气负荷,为气源采购和管网调度提供决策依据;长期需求预测,综合城市发展规划、人口迁移、气象长期趋势、能源政策等因素,构建回归预测或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未来数月或数年的用气需求趋势,指导基础设施投资和长期资源规划。优化采购成本,减少供需失衡,提升调峰能力,保障能源供应

安全[3]。

2.3、系统核心功能模块

计量设备全域监控模块:实时监控所有智能燃气表及流量计的工作状态(阀门状态、电量、信号强度)、读数、告警信息等,生成设备健康档案;数据管理与集成平台:作为系统的数据中枢,负责对海量、多源的异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存储与管理;用气分析与负荷预测模块:分析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时间维度的用气规律和负荷特性,并利用时间序列算法对未来短期、中长期用气负荷进行预测,为气源采购和管网调度提供依据;管网输差分析与漏损定位模块:通过基于压力-流量模型的实时仿真计算,对比入口总气量与用户端用气总量的差异,快速定位疑似漏损区域,并辅助检漏人员精准作业;异常用气行为识别模块: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如孤立森林、聚类分析),建立用户用气行为基线模型,自动识别诸如“恒流用小流量偷气”、“表慢”、“表停”、“夜间异常用气”等可疑行为,生成稽查工单;智能调度与优化模块:根据负荷预测结果和管网实时工况,模拟不同调度方案下的管网运行状态,推荐最优的调压柜、门站启停方案,保障管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综合可视化与决策驾驶舱:通过 GIS 地图、仪表盘、趋势图、热力图等多种形式,将关键指标(如日输差率、设备在线率、预警数量、预测气量)直观、动态地呈现给决策者,实现“一屏感知全局”[4]。

2.4、系统关键技术实现分析

智能终端是基础。NB-IoT 技术因其低功耗、广覆盖、大连接、低成本的特点,已成为居民智能燃气表的主流选择。其深度覆盖能力可有效解决地下室、井盖等信号盲区问题,保障数据回传成功率.系统每天将产生 TB 级的时序数据。传统关系型数据库难以应对。需引入时序数据库,其针对时间戳数据进行了优化,在数据压缩率、写入和查询速度上相比传统数据库有数量级的提升,能满足实时监控和快速查询的需求。负荷预测,短期负荷预测可采用结合气温、节假日等因素的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其能有效捕捉时间序列的长期依赖关系,预测精度高。异常检测,管网漏损可采用基于压力/流量突变监测的统计方法,或更先进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压力模拟仿真与实时数据对比法,用户异常,可采用无监督学习算法,如孤立森林自动发现偏离主要群体的异常用电模式,无需预先标注数据,非常适合偷盗气稽查场景。数字孪生是未来智慧燃气的发展方向。它在虚拟空间中构建一个与物理管网完全镜像的数字化模型,并通过实时数据驱动。决策者可以在数字世界中进行模拟、仿真、预测和优化,从而在对物理世界零干预的情况下,测试各种调度、应急方案的可行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前瞻性决策[5]。

3.结束语

大数据分析正在彻底重塑城市燃气计量管理的模式与范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系统将进一步与5G、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深度融合。边缘计算将在靠近数据源的地方完成初步处理,降低云端压力并提升实时响应速度;数字孪生技术将使得整个燃气系统的模拟、预测和优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精细度。最终,城市燃气系统将演进为一个高度自治的“智慧能源网络”,实现安全、高效、绿色、经济的自主运行,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参考文献:

[1]丁玉. 城市燃气计量中物联网膜式燃气表的实际应用研究[J].能源与节能,2021,(11):186-187+205.DOI:10.16643/j.cnki.14-1360/td.2021.1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