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合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策略研究
王元琦
清远市英德市石灰铺中学 广东清远 513046
一、初中体育家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家长参与度不足是“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对体育家庭作业的关注和支持对于孩子的积极响应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工作繁忙、缺乏体育知识和技能、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等原因,许多家长未能充分参与到孩子的体育家庭作业中。这种参与度的不足可能导致孩子对体育作业的重视程度降低,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激励,从而影响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长期下去,孩子可能会形成对体育活动的消极态度,缺乏自主锻炼的习惯,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和体育素养的提升。此外,家长参与度不足还可能导致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不畅,无法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影响孩子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家校联合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实施原则
课堂教学完成后,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适安排设计家庭作业是实现体育技能巩固的有效方式。初中学生身体和心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并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体魄,还有利于科学体育观念的产生。家庭作业是将课堂进行延伸,一方面能够激起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热情,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的思想,培育终生体育锻炼的健康体育观。另一方面,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巩固与提升学生成绩的有力举措。为使家庭体育作业的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充分发挥其作业,家庭体育作业的布置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趣味性
只有充分抓住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在作业的设计上更加注重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更加热爱锻炼,进而内发自主完成体育作业。如,一手拿轻物水平掷远的教学,家庭作业可以让学生看视频或者操作步骤自作纸炮,然后和伙伴或者家庭成员进行投纸炮比赛,在趣味十足的游戏中,锻炼巩固学生的臂力和挥臂技能。
(二)强化性
家庭作业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课堂学习的运动知识和技能,是为了弥补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充分掌握体育技能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更多的课后练习达到巩固体育技能的目的。为此,体育教师在布置初中体育家庭作业时,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要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作业设计,让学生有效掌握所学技能。例如,学习前滚翻,学生在练习团起身体,再向前滚动得不够顺畅,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床垫上或者瑜伽垫上进行动作练习,达到巩固和强化动作的目的。
三、家校联合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策略
(一)依托家庭实际条件,创新体育作业实施形式
家庭作为初中生体育作业的重要实施场所,其实际条件对作业形式的选择与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在设计体育作业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家庭环境、设施以及家庭成员的参与能力,依托家庭实际条件进行创新。一方面,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作业,如跳绳、俯卧撑等,这些作业易于在家庭环境中开展,且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对于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鼓励其利用家庭资源或社区设施,开展更加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如游泳、篮球等。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家庭实际条件,为初中生量身定制“家庭运动套餐”。对于居住在有较大户外空间或者附近有公园的家庭,可以布置户外探险类的体育作业,让孩子们在户外环境中完成寻宝游戏,通过跑步、攀爬等运动找到藏在公园里的“宝藏”。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家庭成员的参与,设计亲子运动作业。比如,安排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的瑜伽、舞蹈或者简单的体操等运动,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幸福。
(二)创编作业形式,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如果体育家庭作业只是让学生进行单一动作的枯燥练习,时间长了,不仅会打击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而且让意义非凡的体育锻炼成为学生的心理和身体负担,这与双减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作业既要考虑趣味性,还要考虑挑战性,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围绕教师安排的作业任务可适当改编和创新,将枯燥的动作锻炼与家庭生活相结合,锻炼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融入日常生活的中,使体育更加贴近生活,还能巩固学生课堂所学体育知识和技术能力。
创编型体育家庭作业指的是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结合生活经验设计出具有一定趣味性的体育运动。初中生在设计创编型体育家庭作业时,应该适当的借鉴游戏元素,通过改编动作技巧,从而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体育运动。这样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体育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体育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近生活,吸取生活中的运动元素,激发创造灵感,设计出具有生活气息的体育运动。比如:学生在设计体育运动时,体育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物品来设计体育项目。例如,晚上把家里的灯关掉,把家庭改造成密室脱逃的游戏环境,在游戏过程中有机融合短跑训练、障碍跳等体育运动,使学生们在玩乐中锻炼了灵敏度、速度等基本能力。有些学生热爱舞蹈,体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改编健身操,把体育动作有机融入有氧健身操中,例如把兵乓球的动作有机融入舞蹈中,不仅提高了体育运动的趣味性,还丰富了体育家庭作业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三)明确家校共育目标,协同设计体育作业内容
在家校共育的视域下,明确双方共同的教育目标是设计有效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前提。因此,教师应深入理解并传达国家对体育教育的要求,如核心素养的培养、体育技能的掌握等,同时应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1]。家长则需明确自身角色,支持并积极参与孩子体育作业的完成过程。通过家校双方共同商讨,形成共识,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体育作业,从而实现家校共育的良性循环。
例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体能状况,制定差异化的体育作业方案。其中,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模仿动物爬行、亲子跳绳等趣味性强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基本运动能力。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则可以设计更为复杂的体能训练计划,如跑步、仰卧起坐、俯卧撑等,以提升他们的体能素质和运动技能。在设计体育作业时,教师还应关注作业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确保学生在家中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作业。而家长在协同设计体育作业内容的过程中,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分享孩子在完成体育作业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遇到的困难。这样不仅能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与信任,还能使体育作业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家庭作业是初中体育教学中一个的重要环节。家校联合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从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给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灌输,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拓宽体育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帮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初中生的综合体育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陈东. "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J]. 新课程导学,2023(14):36-39.
[2]张杰. 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 青少年体育,2022(3):110-111,132.DOI:10.3969/j.issn.2095-4581.2022.03.039.
[3] 刘陈东.“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3(14).
[4]刘婵.“双减”背景下初中体育作业的优化[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20):14-15.
[5]夏春华.初中体育家庭作业的有效设计与实施策略[J].初中生世界,2022(3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