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对策分析
邹国秋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龙溪中心小学 516121
引言:
小学阶段教育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尊重他人,例如耐心听人说话不要打断、未经他人允许不能随意动他人东西等;诚实守信,说到的事就要办到;遵守约定,例如赴约时的要守时;举止文明,不随意乱丢果皮纸屑、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好等;勤俭节约,不浪费不挑食、节约水电;爱国主义,以国为重、见到国旗升起要自觉肃立等;以及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懂得感恩、遵守秩序等等。而在美术这科目中自然上述所有的德育教育也都包含其中,而且,美术学科可以将其更抽象具体地表达出来,将遵守秩序、爱国主义、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等教育内容以图画的形式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来。美术课的教材可以从多角度呈现德育教育,或者是人物造型设计上,或者是欣赏点评力,或者是学生自画中等等层面都可以体现出德育教育知识。
一、小学美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美术教学对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可以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以帮助美术老师提高教书且育人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讲,可以使其从美术课中发现美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思考,去更深刻的感受美进而可以自己创造美,学习到鉴别美丑的能力并培育出正确的三观。小学生就如一张白纸,这时的德育教育对其一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美育更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术作品的创作、欣赏和点评都对小学生能形成健康的审美、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等都有引导作用[1]。
对于美术老师来说,教书本就是老师的工作职责和义务,而育人也是每个老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德育工作在小学阶段来说尤为重要,因此每一位老师都应尽职尽责,将德育教育贯穿至各个学科,美术老师不仅仅是要让学生辨别物的美丑,更是要从实际出发,教会学生辨别心灵上、精神上的美丑。
二、小学美术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对策
首先应是教师本身以身作则,传承中华优秀美德,小孩子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正确的明辨是非能力,身边大人的做法使孩子学习的一个榜样,而老师一天之中与学生接触的时间都比较久,行为举止便是小学生学习的模板,因此老师首先应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其次开展各类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对策方法主要为以下几点:
第一是可以开展游戏教学,通过美术课程与德育游戏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容易融入其中,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也能轻松快乐地学习到德育知识,从而顺利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美术教学中。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节,纸风铃》这一节,可以带领学生做折纸活动。折纸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纸张都来源于树木,浪费纸张就相当于破坏树木,而树木的减少会带来诸多自然灾难,洪水、沙漠、沙尘暴等等。这就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可以把各学生的折纸进行“最美评选”使学生进一步辨别美丑,最后可以教育学生得出心得:美丑辨别以及节约用纸不浪费做到德育渗透。
第二是可以开展美术鉴赏课,小学生因为对事对物接触不多,因此对没有见过的新鲜事物都具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加入美术鉴赏课。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节《水墨游戏》,老师可以通过课本或 PPT 等形式让学生欣赏中国古典文化,水墨画、脸谱、古代服饰等,这些传统的古典艺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使其能够尊重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责任感,增强爱国精神。
第三是可以可开展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从实践中能更好、更深刻地学习到相关知识,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和认识[2]。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十节《我设计的一本书》后,美术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自制海报任务,例如清明节、中秋节等一些传统节日,或者是凿壁偷光、画蛇添足等寓言话题,最后做出海报评选张贴于校内参观。学生为了可以更好地绘画出海报,一定会去了解相关知识,如此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养成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更可以从故事中了解到许多中华传统美德,使学生继承勤奋好学,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完成美术中的德育教育渗透。
第四是综合的一点,可以在上述三点中都有体现,即完善评价机制。不管是哪一种活动,游戏、鉴赏或是实践,都可以让学生公平地评选出最优作品,在评选过程中,可以养成学生公平公正地做事态度和谦虚礼让的做事品格,这也是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一种方法。
五、总结
美术课程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对学生艺术作品鉴赏、审美与创新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小学美术课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素材以及课外相关知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何莉.小学美术德育教育教学探究[J].祖国:教育版,2014,(08)
[2]孙宏.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加强德育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