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药能吃吗?扔了又怕污染怎么办
黄雪芳
柳州市人民医院
每个人都有购买药品的经历,家中或多或少存放有药品,一旦发现过期便不知如何处理。过期药物是否可以继续服用?直接丢入垃圾桶是否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如何妥善处理药物,才能既不危害环境,又不损害人体健康?这些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实实在在关系到百姓用药安全及环境保护两个重要方面,本文将就此问题作详细阐述。
1. 过期药物的危害
1.1 药效降低或失效
任何一种药物都具有明确的使用期限,超过有效期使用时,其有效成分就会发生分解或化学变化而使药效降低甚至完全失效。研究显示,大部分药物在过期后,其主要有效成分会以每年 2% ~10%的速度递减。
1.2 产生有毒物质
部分药物过期后会产生有害的分解产物,四环素类抗生素过期后会产生肾毒性物质,可引发肾脏损害;胰岛素过期后会形成聚合物,注射后可诱发免疫反应,这些有毒物质的生成,使过期药物从良药变成了毒药。
1.3 延误治疗时机
当医生开的药物过期失去疗效时,患者误以为正在接受治疗却贻误了病情,尤其是对于急性病症,如心脏病、哮喘等,一旦用过期药可能带来生命危险。
2. 如何识别过期药物
2.1 查看有效期标识
正规药品都有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在外包装上通常采用“有效期至 YYYY/MM/DD”,或者“EXP:YYYY/MM/DD”的标注方式。但要注意的是,有效日期通常精确到月份,即使过期一天都不能继续用了。
2.2 观察药物外观变化
变质的药品一般会出现比较显著的外观变化:片剂产生破损、受潮、变色或斑点等现象;胶囊剂软化、粘连等;溶液剂出现变色、混浊及沉淀现象;软膏剂出现油水分离、变色、质地改变等现象。
2.3 注意存储条件影响
一些药物即便尚未到有效期就可能发生了变质,储存温度过高、潮湿、阳光直射等都可以导致变质。因此不仅应根据有效期检查药物,还要核实药物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说明书要求。
3.过期药物的正确处理方式
3.1 不可随意丢弃的原因
过期药品不能随意丢入生活垃圾,原因如下:①药物成分复杂,其中的化学成分进入土壤和水源中会影响生态平衡;②抗生素类药品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③ 有些药物具有致癌、致畸等副作用; ④ 可能会被他人误用,进而造成健康威胁。
3.2 分类处理方法
对于一般口服制剂,应将药物倒出后与茶叶渣、咖啡渣等混合,然后装入密封袋投入有害垃圾回收桶,这样可以防止药物被他人误用并减少污染。对于抗生素类药物,严禁随意弃置,应送至医院、药店及社区设置的过期药品回收点统一回收和处理。对于注射剂和疫苗,应送至指定回收点由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于外用药膏,应挤出药膏后与其他垃圾混合,洗净容器后按可回收垃圾处理。
3.3 专业回收渠道
目前,很多城市都建立了过期药品回收机制:大中型连锁药店企业如国药、益丰大药房等设置了专门的回收箱;医院及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对过期药品进行回收;一些地区还会定期举办过期药品回收活动。市民可以关注这些信息,并选择正规的渠道处理过期药品。
4.如何预防药物过期
4.1 合理购买和储存
按需购药,不要囤药;建立家庭药箱管理制度,定期核查药品有效期;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处;不同的药物分类存放并标明购买日期和有效期。
4.2 正确使用药物
遵照医嘱或说明书用药;不擅自停药、减药或增加剂量;液体药品拆封后应在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内用完;使用前需观察药品外观、气味是否正常。
4.3 建立用药档案
记录常备药物购买时间、有效期和使用情况;设置手机闹钟提醒,定期查看家庭药箱;慢性病患者可制定用药计划表,避免囤积药物。
5.特殊药物的处理注意事项
5.1 管制药品
精神类、麻醉类等管制药品过期后,必须送回原开具处方的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按照国家规定销毁。私自处理可能涉及法律问题。
5.2 生物制品
疫苗、血液制品等生物制品对储存条件要求严格,一旦过期必须按照医疗废物标准处理,不能与普通过期药物混合处理。
5.3 化疗药物
抗肿瘤药物具有细胞毒性,过期后必须送到医院药学部门进行专业处理,绝不能自行处理。
结语
对于不能再使用的药物,既不能继续服用,也不能随意扔掉,最好的处理方式是通过正规机构,将这些过期药品进行专业回收处理,这既保障了个人和家庭的用药安全,也体现了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