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小学美术课堂美术欣赏教学

作者

刘云光

福建开放大学附属中学鳝溪校区

引言

美术在小学生全面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美术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核心环节。当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存在诸多局限,多数以教师在课堂中单向讲解,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课堂中缺少互动,且教学内容与生活、文化割裂,导致学生理解浮于表面,这些问题使得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审美能力,也削弱了美术教育的育人价值。因此,教师需从内容选择、方法创新、技术融合等方面优化教学,让美术欣赏回归生活与文化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中以此提升审美素养。

一、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现状

当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单向灌输的方式,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框架。且如今小学课堂更为看重数学语文外语等主要课程,对于美术课堂以及教学往往忽视,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当成一项教学任务完成,在美术课堂讲解美术作品时,常以“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技法分析”的线性模式展开,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与学生缺少互动,学生在课堂中缺少主体地位。甚至部分教师会在课堂中完全放任学生自习,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仅能被动接受碎片化知识,难以形成“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能力,更无法将艺术语言与生活经验建立关联。同时,教学资源的单一性与地域文化的割裂现象普遍存在,部分教师过度依赖教材中的图片,未能结合本地文化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停留在浅表层面。

二、小学美术课堂美术欣赏教学策略

(一)将美术文化与生活化联结

教师应通过文化溯源与生活情境创设,构建“艺术—生活—文化”的三维联结。因此教师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文化基因,将艺术作品置于历史、民俗以及日常生活等多维语境中解读,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欣赏美术文化。同时,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设计观察任务,引导其在真实情境中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联。

例如,在人教版《春天的使者》一课中,教师可组织学生离开教室环境,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观察校园植物的形态变化,引导学生观察柳枝抽芽、燕子筑巢等自然现象,并且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春天的使者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体现,并且开展“春天的使者”主题创作活动,要求融入本地春季民俗元素,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自发讨论与研究,最终呈现出兼具生活气息与文化内涵的作品。

(二)创新教学方法创设趣味化情境

教师可通过多感官体验、角色扮演与游戏化任务,构建沉浸式审美场域。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带领学生模拟情景,或者使用班级中的物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还原作品的创作场景,让学生“穿越”至艺术家的时代,切身感受艺术家在创作时的心理活动,同时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课堂中,在趣味化的教学情景中加强学生美术欣赏的能力及理解。

例如教师在浙美版《西湖十景》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小小导游的角色扮演活动,为学生进行分组后,引导学生自由选择一个西湖的景点,让学生在小组内查阅历史资料并且编写导游词,在准备过程中,学生需分析对应景点的经典绘画作品,提炼作品中的构图特点与意境表达。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在表演的环节中,学生不仅需讲解景点历史,还需结合美术语言分析对应作品,使学生对西湖十景的理解从地理认知升华为艺术鉴赏。

(三)将多媒体融合美术欣赏课堂

在如今多媒体设备发展迅速的时代,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在美术欣赏鉴赏的课堂中,融入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构建“数字资源库 + 互动工具 + 跨平台展示”的教学体系,利用多媒体设备整合高清图片库、艺术家访谈视频、3D 文物模型等数字资源,通过动态演示突破平面教材的局限性,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可以更好的全方面地欣赏美术。

例如教师在浙美版《水资源》一课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作的《水危机》纪录片,以及通过非洲干旱地区儿童取水的真实影像,引发学生对水资源重要性的情感共鸣。随后,利用互动软件模拟水循环的过程,通过拖拽图标完成蒸发、降水等环节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在游戏化操作中掌握水资源循环规律,引导学生选择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水质,通过对于颜色的混合模拟水被污染的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美术技能的同时形成社会责任感。

总结

通过将文化与生活联结、创设趣味情境、融合多媒体技术的美术欣赏教学,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显著转变,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究艺术内涵,不仅能看懂作品的技法与文化背景,还能将审美感知融入日常生活,使学生在观察自然时自觉运用美术语言描述形态与色彩。同时增强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个性化表达能力与文化认同感等方面能力,使学生可以独立解读作品并提出独特见解,培养了其用艺术视角感知世界、理解文化的综合素养,为终身艺术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肖震. 小学美术课堂美术欣赏教学[C]// 教育教学研究论坛论文集 . 2023:1-5.

[2] 李欣.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美术欣赏教学[J]. 课程教育研究,2016(1):212-212.

[3] 王文静.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美术欣赏教学[J]. 小学时代(奥妙),2018(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