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骑手薄弱型” 学生的改善方法
倪莹
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在初中小学日常课堂教学中,最困扰老师的从来不是如何设计精彩有效的课堂,而是课堂纪律。众多的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之所以被老师诟病“假”,最大的原因也是这些课是不考虑课堂纪律的,听课老师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学生课上随意讲话,摆弄文具,严重一点的甚至随意走出教室,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学生本人的听课效率,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无序的课堂氛围,更有安全隐患。通常老师在这些违纪学生花费的时间精力最多,但往往收效甚微,引发师生矛盾乃至家校矛盾。
诚然学生违纪的原因是多样的。本文讨论的是一类由于”骑手缺乏”导致违纪行为的发生。这一类学生普遍很单纯而可爱,但自理能力差,课桌凌乱,经常丢东西,参加大扫除等活动经常中途就跟同学打闹起来,无法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上课有时候会突然站起来提裤子,钻桌子底下找笔,插嘴打断老师或者同学发言等。
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用骑手和马车的例子指出人的灵魂有三重本质。骑手代表理性,白马代表意志,黑马代表欲望。

随着脑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人的大脑确实分为三层(如图),最深处的是本能脑,掌管呼吸、心跳、逃跑等本能;往外是情绪脑,掌管着我们丰富多样的情绪,比如喜、怒、哀、惧等,最上面的是理性脑,理性脑是人类特有的,负责语言、思维(判断、记忆、推理)等。
三元脑模型的建立印证了苏格拉底的马车学说。骑手对应着理性脑,白马对应着情绪脑,黑马对应着本能脑。脑发育的过程中,本能脑是最先发育的,所以婴儿生下来已经可以吮吸、对光反射等。接着发育的是情绪脑,而理性脑的发育则一直要持续到青春期结束。6 岁以前理性脑(骑手)发育缓慢,因而幼儿很难用理智控制欲望,遇到好吃的就要立刻得到(黑马支配),得不到就开始哭闹(黑马支配),开始生气(白马支配)。幼儿的行为完全在黑马和白马的支配下,因此幼儿在课堂上随意走动、讲话、哭闹等行为是正常现象。
随着幼儿进入小学,骑手日益强大,此时儿童开始用理智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如看到同学的文具很漂亮很喜欢(白马支配),很想要(黑马支配),但是可以用理性控制自己(骑手支配)。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自己会了很想表现一下得到肯定(黑马白马共同支配),但只是举手并不插嘴(骑手支配)。由此不难理解某些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骑手的训练太少,导致骑手力量薄弱,就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行为,违纪情况一再发生。
骑手薄弱型学生的家长通常在家里大包大揽,从早期的穿衣、吃饭、收拾等个人内务训练,到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听取孩子意见,合理吸纳孩子的建议等方面,均以家长的意志为主。也就是说孩子的黑马白马完全是有家长代驾的,孩子的骑手没有用武之地,骑手力量薄弱,当然就驾驭不了黑马和白马。例如:上课一开始听课听得很投入,拿起笔来记笔记,发现笔出水不畅,此时黑马的冲动就是修笔,白马产生的感受是修笔很好玩,很愉悦。此刻,强大的骑手,可以通过对自己上课的目的、学校纪律要求、老师的感受等各种信息的处理,得出“赶紧换支笔继续记笔记,下课再修笔”的结论,中止黑马白马的冲动,继续投入到课堂上来。而薄弱的骑手,就会被黑马白马带走,脱离了课堂,专注于“修笔”这件事了。
脑的发育过程虽然是生理变化,但也可以有意识的锻炼的。这正如一块肌肉,儿童的肌肉当然无法跟健美先生相比,但是经常运动的儿童,肌肉含量和发达程度肯定比不运动的同龄人强大很多,那么运动儿童的身体协调程度、稳定程度都要优于不运动儿童。因此,既遵循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又刻意锻炼理性脑区域,才是促进“骑手薄弱型”孩子成长的方法。
一是利用生活中的机会自然锻炼。要让家长意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与孩子的大脑发育以及孩子行为之间的联系,主动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如幼儿在收拾自己的玩具时就会通过“分析、归纳”刺激到骑手的发育。选择孩子的兴趣班时,家长愿意让孩子“试一试”,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这个选择和决策的过程是对骑手很好的训练。
同理,老师在校内也要利用机会锻炼骑手薄弱型孩子。比如大扫除,收发作业、参加集会等,骑手薄弱型孩子肯定没有其他学生完成得好,但这些正是机会,降低要求,反复训练,及时肯定,骑手就会得到锻炼,在不经意的某个时期,骑手就跟上了发育时期。
二是刻意训练。我们以吃巧克力为例来说明如何刻意训练。
孩子特别想吃一块巧克力,此时是受到黑马和白马的驱动。妈妈跟孩子说,如果你能 15 分钟后再吃,那妈妈将会奖励你多一块巧克力,孩子答应了。此时孩子就要启动理性脑控制黑马白马。最后孩子做到了。妈妈按照承诺给两块巧克力并开始复盘,宝贝你中间中间想吃吗?你是怎么做到的?孩子说:每次我想吃的时候就想一下,等一会儿有两块我就可以得到双倍快乐。妈妈强化:“每次想吃的时候就想一下”,这就是你的理智(骑手),宝贝你的理智(骑手)好强大啊!
同理写作业,做家务,阅读练习,跳绳或者其他体育活动,都能可以刻意训练到孩子的骑手。这正如一个喜欢运动的孩子经常训练的是下肢,那么下肢肌肉一定比别的肌肉更发达。
苏格拉底认为,人以为有了骑手,就可以驾驭马车到任何想去的地方,但是经常到了悬崖边上,才发现黑马和白马有自己的意志。这正是“骑手薄弱型”孩子的写照。对这些孩子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科学、多一些等待,助力他们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