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小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张永珍
东营市垦利区郝家镇中心小学
在 “三全育人” 背景下,深入剖析小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构建科学、系统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体系,为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同时,促进学校、家庭与社会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协同合作,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推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三全育人” 理念内涵
“三全育人” 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强调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力量都应参与到育人工作中,形成教育合力;全过程育人要求将教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和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注重从多维度、多层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家长教育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大多数家长已经意识到,除了传统的知识教育外,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同样关键。这种认识的转变推动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然而,家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仍面临一些挑战和不足。部分家长由于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经验,难以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面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甚至采用不当的教育方式,如过度责备、施加压力等,反而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三、“三全育人” 背景下小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一)全员育人:强化多方协同合作
1. 提升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举办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为家长讲解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等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强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例如,组织家长观看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电影,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影感受和在家庭教育中的启示。
建立家长互助小组,鼓励家长之间交流育儿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如微信群交流、线下亲子活动等,为家长提供交流平台。在家长互助小组中,家长们可以共同探讨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思路和支持。
2.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合作
完善家校沟通机制,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学校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同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定期发布学生的心理健康评估报告,家长也可以随时在平台上与教师沟通孩子在家出现的心理问题。
开展家校合作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家长进课堂、家长志愿者服务等,增进家长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情感联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在亲子运动会中,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比赛项目,不仅可以增强亲子关系,还能让家长在活动中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
(二)全过程育人:关注孩子成长各阶段
1. 依据不同年龄段开展针对性教育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重点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兴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生活。通过亲子游戏、故事讲解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模拟在学校遇到的场景,让孩子学会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如何向老师寻求帮助。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面对挫折的能力。开展家庭讨论、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比如,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价值观判断能力;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持续跟踪孩子心理发展状况
建立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档案,记录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状况、行为表现以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家长和教师可以根据档案内容,及时发现孩子心理发展中的问题和变化,调整教育策略。例如,家长可以定期记录孩子的情绪变化、学习动力、与家人和同学的关系等方面的情况,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在学校的心理表现记录在档案中,双方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
(三)全方位育人: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家长要注重自身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夫妻之间要和睦相处,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例如,家长在处理问题时要保持冷静、理智,用积极的方式解决矛盾,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情绪问题。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每天安排一定时间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如一起阅读、聊天、做游戏等,增进亲子感情。
2. 优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心理拓展训练等,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例如,学校可以举办心理剧创作比赛,让学生通过自编自演心理剧,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四、结论
通过对 “三全育人” 背景下小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深入探讨,得出以下结论:“三全育人” 理念为小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构建该体系的核心要素。通过强化多方协同合作、关注孩子成长各阶段、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等策略,可以构建科学、系统的小学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龙凤明,尧勇 .“三全育人”背景下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构 [J]. 中小学班主任,2023(1):65-67.
[2] 徐宪斌 . 家校社共促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的构建 [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4,26(6):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