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何昕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中学校

引言

高中生物教师为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生物学习潜能,应紧扣学生们的学习诉求,大胆采取新举措,引导学生进行大单元学习思考,打破固有的思维认知与碎片化学习模式约束,逐渐形成系统学习、深度思考的能力,构建专属的生物学科知识框架。

一、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

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师需针对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一是使得学生能够基于生物内容的学习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从而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二是助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使得学生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三是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生物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与探究思考;四是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引导学生基于生物课程的学习,能够主动关注生物资源、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

二、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策略探讨

(一)思维导图支持,构建大单元知识体系

高中生物教师在促进学生形成生物大单元学习能力时,应意识到学生碎片化学习思维认知的约束,为使其根据教材内容,构建大单元生物知识体系,教师展开教学引导时,可采取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为使得思维导图更具吸引力,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思维导图的多种形态,基于形式变化、色彩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跟随教师的引导,绘制生物思维导图,在单元内容梳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系统学习能力与习惯[1]。

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分子与细胞》教学时,为使得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了解细胞的组成,以及细胞的生物特点,教师展开大单元教学引导时,应深入研读教材内容,紧扣本册设定的六章教学内容,从第一章教学伊始阶段就引导学生绘制生物思维导图,随后学生学习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的生命历程等内容时,可基于教师的辅助,对思维导图进行不断的扩充,最终围绕“分子与细胞”的主题,创设生物大单元知识体系,有效提升了高中生学习本册内容的质量,并达到了新课改下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挖掘出学生的生物学习潜能。

(二)基于情境任务驱动,融合新旧知识

生物教师为助力学生快速完成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夯实学生的生物课程基础,应紧扣新课改的教育要求,驱动学生进行大单元深度学习思考,为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真实学情,灵活运用数字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沉浸式的生物学习思考情境,并抛出情境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储备的生物知识与新课内容进行结合,以此提升高中生的生物大单元整体学习效果。

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2《遗传与进化》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诉求与学科核心素养育人要求,探索生物教学新模式,从而助力学生进行大单元的学习,快速融合新旧知识。为此,教师可巧用 AI 技术与 AR 技术,以及数字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对教材中的相关生物情境进行还原,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场景的还原、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现实应用场景、测序工程师的工作场景等,同时布置相应的思考任务,使得复杂的单元教学内容能够借助趣味多变的情境任务完成串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实现大单元教学预期效果[2]。

(三)小组合作学习,分享大单元学习心得

高中生物展开大单元教学引导时,教师为能够更好地挖掘出学生的生物学习潜能,应意识到学生独立探究思考的困境,因为在认知视野的束缚下,学生很难打破固有思维,从新视角解读思考。为此,教师展开教学引导时,应当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秉持异质分组的原则,使得学生们在沟通交流中分享自己的大单元学习心得,使其能够在思维碰撞中发现大单元学习的新维度,进而学习借鉴其他同学的学习思考方式,探索更多的生物大单元学习方法。

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1 中有关细胞的内容学习时,教师为夯实高一学生的生物基础,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可采取异质小学合作的策略,组织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大单元学习经验,促使学生共享大单元学习心得,从而在相互学习帮助下,积累更多大单元学习的高效方式,为高中生今后学习复杂的生物科学知识提供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文中以高中生物教学为例,重点阐述了教师如何开展生物大单元教学,以说明相关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今后,在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创新时,教师需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并在学生的反馈中对教案改进优化,使得大单元教学活动紧扣学生的学习诉求,助力学生生物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展现出此教学模式建构运行的价值与作用。

参考文献

[1] 贺玉瓶 .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5(6):47-49.

[2] 任云峰 .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策略探析 [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 ,2025(2):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