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纪实性影视作品的应用策略探析
李春波
河北省新乐市第四中学
一、引言
纪实性影视作品以真实历史事件为创作基础,通过影像、声音等元素,将遥远的历史场景、复杂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直观地呈现给观众,具有真实性、直观性、感染力强等特点。将其合理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弥补文字教材的局限性,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为历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因此,深入研究纪实性影视作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纪实性影视作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高中历史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以文字叙述为主,部分历史事件因年代久远、背景复杂,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容易产生学习疲劳与抵触情绪。而纪实性影视作品通过动态的画面、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扣人心弦的叙事节奏,能够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视听体验,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高中历史教学中包含大量抽象的历史概念、制度以及历史发展规律,如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资本主义萌芽”“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等。这些知识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与教材文字,学生难以形成具体、深刻的认知。纪实性影视作品能够将抽象知识具象化,通过还原历史场景与事件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知识与现实的联系。
三、纪实性影视作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存问题
(一)影视作品选择缺乏针对性与科学性
目前,部分高中历史教师在应用纪实性影视作品时,缺乏对作品的系统筛选与评估,存在选择随意性大的问题。一方面,一些教师未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作品,导致影视作品内容与课堂教学脱节。
(二)应用方式单一,缺乏深度互动与探究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对纪实性影视作品的应用停留在 “播放+ 观看” 的单一模式,缺乏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引导。教师通常在课堂上直接播放影视作品片段,播放结束后未组织有效的互动与探究活动,学生仅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难以对影视作品中的历史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
(三)过度依赖影视作品,忽视传统教学核心
部分教师在应用纪实性影视作品时,存在过度依赖的问题,将大量课堂时间用于播放影视作品,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教材的核心地位。
四、纪实性影视作品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科学筛选影视作品,确保教学适配性
科学筛选是纪实性影视作品有效应用的前提。教师在选择影视作品时,需遵循以下原则:首先,紧扣教学目标与内容。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选择与教学内容高度契合的影视作品。例如,讲解 “辛亥革命” 时,可选择纪录片《辛亥革命》中关于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的片段,帮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其次,注重作品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优先选择由专业历史机构、权威媒体制作的纪实性作品,如央视制作的《大国崛起》《复兴之路》、BBC 制作的《世界历史》等,这些作品史料丰富、观点客观,能够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历史信息;最后,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高中生的年龄特点与历史知识储备,选择时长适宜、叙事简洁、难度适中的作品片段,避免因作品过于复杂或冗长,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与接受。
(二)优化应用流程,实现 “观、思、议、评” 一体化
为充分发挥纪实性影视作品的教学价值,教师需设计完整的应用流程,引导学生从被动观看转向主动思考与探究,实现 “观、思、议、评” 一体化。
·观看前:明确目标,布置任务。在播放影视作品前,教师需向学生明确观看目标,简要介绍作品的背景与主要内容,并提出具体的思考问题。例如,在播放 “抗日战争” 相关纪录片片段前,提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提高观看的针对性与效率。
·观看中:适时引导,聚焦重点。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适时暂停影片,对关键历史场景、人物对话、史料引用等进行讲解与补充,帮助学生聚焦重点内容,避免学生因注意力分散而错过关键信息。例如,在播放纪录片中关于 “西安事变” 的谈判场景时,暂停影片,向学生补充西安事变发生的具体背景、各方势力的态度,帮助学生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要性。
·观看后:组织互动,深化理解。播放结束后,教师需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活动,如小组讨论、班级辩论、撰写观后感等,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知识与影视作品内容,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交流。例如,针对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与局限性” 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结合纪录片中的场景与教材知识,阐述观点并举例说明,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帮助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三)平衡影视作品与传统教学,突出教师主导作用
纪实性影视作品是高中历史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替代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解、教材分析与思维引导。教师需在教学中把握好 “辅助”的定位,实现影视作品与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例如,在播放完 “新航路开辟” 的纪录片片段后,教师需结合教材,系统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主要航海家的航线、新航路开辟对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的影响,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避免学生仅停留在对影视作品场景的表面认知。
五、结论
纪实性影视作品作为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激发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合理应用纪实性影视作品是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教师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应用策略,让纪实性影视作品真正成为连接学生与历史的桥梁,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理解历史、运用历史,成长为具有深厚历史素养与强烈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张汉林 . 影像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 历史教学( 下半月刊 ), 2021(05):32-37.
[2] 王淑艳 . 纪实性纪录片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策略 [J]. 教学与管理,2022(18):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