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的结合方法
王健
盐源县民族中学校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极具生活化和综合性的科目,该科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传统的教育引导方式相对单一化,教师过于主导课堂,学生的学习状态相对较为被动。新时期,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在教学创新时可以将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结合在一起,从而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让学生们可以在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中理解知识内涵,强化自身的实践能力。
一、引入丰富的教学案例
高中通用技术教师想要提高学科教育水平,在进行教学创新时就必须引入丰富的教学案例,案例资源也是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以及自主探究的重要素材。教师可以筛选一些极具趣味性、研究讨论价值以及生活化水平的教学案例,在丰富的教学案例的引导下,学生们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比如,在高二《流程的设计与优化》该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引入丰富的教学案例,将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结合在一起,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节课中,教师要强化学生们的技术意识和工程思维,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相关案例,了解流程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学会结合技术需求进行流程设计,并获知相关案例中流程的不足之处,提出优化方案,在该过程中强化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入传统点单流程与扫码点单流程的对比案例,集成电路生产流程的设计案例,合成氨的工艺流程案例,让学生们在这些案例资源当中先进行自主研究,了解案例的信息内容和在流程上的优化方式,再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以此提升对该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将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有效结合,还需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重要元素,合适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更具表达欲望。在自主研究相关知识内容时,学生们也能够更具学习的代入感,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比如,在高二《系统的优化和设计》该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继而让学生们更好地展开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过程。在这节课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们通过展开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比较、权衡,继而有效理解系统优化、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在该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树立技术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把 6 个长、宽、高分别为 9cm、6cm、4cm 的长方体放在一个纸箱中,6 个长方体应如何摆放才能够使纸箱的用料最小。该生活化情境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们可以先自主分析该情境当中的重要信息元素,明确好问题,然后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展示长方体摆放的过程,构建多媒体情境,使学生们在交流过后能够直观感受系统优化的过程,继而提高学习的代入感。后续教师也可以针对太阳能路灯模型的设计问题,创设生活化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们构思设计方案,使学生们能够在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基本的系统设计能力,有效提升自身的创新设计能力。
三、以问题为引导
想要让学生们在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要点,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交流沟通水平,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就必须启发学生们的思维。教师可以以问题为引导,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使学生可以深度探究学科问题。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途径,借助问题让学生们完成学习过程,则更能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也可以借助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向,高效地理解相关知识。比如,在高二《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该课程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们能够在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内涵。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展示街道走廊上的照明灯,让学生们思考这种光控灯的控制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教师可以询问学生:“该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学生们可以带着问题先研究课本中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再在听讲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然后教师可以继续提出问题:“你们能够准确描述光控灯的功能吗?”学生们可以继续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就问题进行深挖,进而一步步理解知识内涵[1]。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作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教育内容,也存在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局限性。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可以借助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有效地理解学科知识。教师需借助丰富的案例、合适的情境、启发性的问题达到教育引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亮 . 在线学习环境下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方法探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5):0133-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