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刘妍
商南县城关希望小学 陕西省 商洛市
“跨学科”理念是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一个教学观点,需要教师根据学科特性寻找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学科知识信息作为补充,使学生在掌握基础学科技能的同时获得跨学科思维的发展。跨学科教学是完全契合了新课标原则和理念的,是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前提下,将各学科之间的边界进行模糊化处理,使得教学体系变为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进一步强调了音乐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由此出发,在小学音乐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以帮助学生开阔音乐视野、促进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将音乐与语文、历史、美术等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不仅能够掌握知识与技能,更能够发展文化素养。
一、提炼跨学科学习主题,创设综合性的情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取跨学科融合策略,可以使音乐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在融合过程中展现出音乐教育的多元化与多样性,这不仅促进本学科的建设发展,更是能够利用丰富的课堂内容带给学生更多样的音乐学习体验。在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施中,首先要提炼跨学科学习主题,并综合应用音视频播放、故事讲述、情境表演、交流探讨等活动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如:《采菱》这首歌曲富有江南水乡特点,生动地描绘了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孩子们在湖上采菱的情景。自古以来,以“江南”和“江南水乡”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在跨学科教学中,便可引出语文学科中关于江南的古诗词和美术学科中描绘江南景象的名家作品。像是《富春山居图》《江南水乡》《双燕》这些作品中都展现了江南景象,进行融合学习还体现出艺术学科审美鉴赏的统一性。
二、整合学科融合共同点,促进知识整合建构
在教育理念愈加完善的发展趋势下,“五育并举”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关键词,需要学校不仅重视文化课教学,更要注重在智育的基础上,将美育、德育、体育融为一体,使学生达成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目标。音乐教学的跨学科融合便满足这一要求,能够在知识融合中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教师通过找出跨学科融合的共同点,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学习。
小学音乐教材编排中包括许多少数民族音乐,这些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像是《我是草原小牧民》这首歌曲便具有浓烈的蒙古族风情。教师要在教学中科普关于蒙古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蒙古族民歌的特有韵味,并播放蒙古族经典舞蹈的视频,让学生充分了解歌曲文化内涵。在跨学科融合中,可以围绕“蒙古族”的地理位置、历史变革、民族文化等方面进行知识整体建构,增进学生对蒙古族文化的认识。
三、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
开展实践活动也是跨学科融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基于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兼具体验性与娱乐性的实践活动更能激活他们的主观学习动机,并在实践体验中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教师可以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开展多样化、趣味性的音乐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如:在“童话故事”单元中,组织音乐剧表演活动,让学生表演、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音乐剧演绎,从中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活动中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小组成员都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并创编舞台剧剧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于小组中学会分工与合作,自行选择角色,进行舞台布设与道具制造,还要将歌曲的演唱与舞蹈、台词相结合,同时渗透个人情感与感悟。
总而言之,跨学科融合是新时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育人方式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不仅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要注重开展跨学科教学活动,且在核心素养发展观的引领下,跨学科也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跨学科教学强调了要找出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点,然后进行有机融合,设置为一个主题项目让学生进行综合学习。由此出发,教学中首先要提炼跨学科学习主题,创设综合性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整合学科融合的共同点,在跨领域的综合性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整合建构。在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以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以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迁移音乐经验。
参考文献
[1] 何艳 . 小学音乐课程跨学科主题活动路径研究 [J]. 天津教育 ,2023,(22):67-68.
[2] 邹淑颖.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探微[J]. 阅读 ,2023,(1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