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与文化理解素养提升的关联研究
黄邦燕
宜宾东辰学校
一、引言
随着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改革深入推进,高中音乐教学不再局限于技能训练与作品赏析,而是更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理解文化内涵、构建文化认知。新课标明确提出,音乐学科需培养学生 “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 三大核心素养,其中 “文化理解” 强调学生对音乐作品背后文化背景、民族精神、人文价值的认知与体悟,是实现音乐育人价值的关键。然而,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仍存在 “碎片化” 问题:教学以单首作品、单个知识点为单位,缺乏对音乐文化的整体性挖掘;教学内容聚焦西方古典音乐或单一民族音乐,忽视多元文化的关联性;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难以深度参与文化探究。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无法形成系统的文化认知体系。“大单元教学” 以某一文化主题或核心概念为统领,整合多维度教学内容与活动,恰好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因此,探究高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与文化理解素养提升的关联,成为落实新课标要求、提升高中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二、高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与文化理解素养提升的关联维度
(一)教学目标重构:锚定文化理解的核心方向
传统音乐教学目标多聚焦 “学会演唱某首歌曲”“理解某部作品的音乐要素”,缺乏对文化维度的明确规划;而大单元教学以 “文化主题”为统领,将教学目标重构为 “通过音乐探究文化内涵”,直接锚定文化理解素养的培养方向。例如,以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音乐文化” 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目标不再是孤立地讲解《春节序曲》《八月桂花遍地开》等作品,而是设定为 “通过分析不同节日音乐的旋律、节奏特征,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寓意与民族情感;对比南北方节日音乐的差异,认知地域文化对音乐的影响;形成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同”。这种目标设计将 “文化理解” 从 “隐性要求” 转化为 “显性目标”,引导教学活动围绕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展开,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逐步建立文化理解的思维框架,明确 “为何学音乐”“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为素养提升奠定方向基础。
(二)教学内容整合:搭建文化理解的系统载体
文化理解素养的提升需要依托系统性、关联性的教学内容,而非孤立的音乐作品。大单元教学通过整合不同类型、不同维度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构建完整的文化认知链条,解决传统教学 “内容碎片化” 导致的文化理解片面性问题。从横向维度看,大单元可整合同一文化主题下的多元音乐形式,如以 “丝绸之路的音乐交融” 为主题,整合中国西北民歌(如《半个月亮爬上来》)、中亚民间音乐、阿拉伯音乐等内容,让学生通过对比不同地区音乐的调式、乐器、表演形式,理解丝绸之路作为 “文化交流通道” 的历史意义,感知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从纵向维度看,大单元可整合同一文化脉络下的不同时期作品,如以 “中国近现代音乐中的家国情怀” 为主题,整合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谭盾《地图》等作品,引导学生从音乐风格的演变中,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与民族精神传承。
这种内容整合打破了音乐作品的 “孤立性”,让学生在关联中感知文化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形成对音乐文化的系统认知。
(三)教学评价优化:完善文化理解的反馈机制
传统音乐教学评价多以 “演唱 / 演奏水平”“知识点记忆” 为核心,缺乏对文化理解素养的针对性评价,难以准确反映学生的素养发展情况;大单元教学通过优化评价体系,将文化理解素养纳入评价范畴,为素养提升提供科学的反馈与改进依据。从评价内容看,大单元教学评价聚焦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如能否分析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文化分析能力(如能否对比不同文化的音乐特征)、文化认同能力(如能否表达对某一音乐文化的看法),而非单一的技能水平;从评价方式看,大单元教学采用 “过程性评价 + 终结性评价” 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终结性评价则以文化主题报告、创意展示(如结合文化元素设计音乐作品)等形式,综合评估学生的文化理解成果;从评价主体看,大单元教学引入 “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的多元主体,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自身的文化认知,在交流中拓展文化视野。这种评价优化不仅能准确衡量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水平,还能通过反馈引导教学调整,形成 “教学 — 评价 — 改进” 的闭环,持续推动素养提升。
三、结束语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音乐 “大单元教学” 设计与文化理解素养提升的关联,本质上是 “教学模式革新” 与 “素养培育需求” 的深度契合。通过教学目标重构锚定素养方向、教学内容整合搭建素养载体、教学方法创新激活素养路径、教学评价优化完善素养反馈、教学资源拓展丰富素养渠道,大单元教学为文化理解素养的系统性培养提供了可行方案,推动高中音乐教学从 “碎片化知识传授” 向 “整体性素养培育”转型。然而,二者的融合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未来还需关注不同学段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差异,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大单元方案;加强跨学科协同,将音乐文化与历史、地理、语文等学科知识结合,进一步拓展文化理解的深度与广度。相信通过持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大单元教学将成为高中音乐培养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核心路径,助力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建立文化自信,成长为具有多元文化视野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王洁。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J]. 中国音乐教育,2022(6): 23-27.
[3] 李君。文化理解素养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培养路径 [J]. 基础教育参考,2021(18): 56-58.
[4]张伟。大单元教学:高中音乐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J]. 艺术教育,2023(3): 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