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幼儿园教育中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作者

刘敏 郭慧玲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湾街道中心幼儿园

前言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理念的发展,传统幼儿园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幼儿逐渐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情境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习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还可以增强课堂互动感与参与性,让幼儿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因此,本文探究了幼儿园教育中情境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希望可以有效推动幼儿园教育改革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综合素养发展。

一、设计游戏情境

在幼儿园教学中,设计游戏情境,不仅符合幼儿认知发展与学习特征,还可以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探索世界过程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游戏情境的设计可以让幼儿了解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与规章制度,从而逐渐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良好发展。以“超市购物”为例,教师就可以结合幼儿生活元素设计游戏情境。在游戏前,教师就可以将教室布置成“小型超市”,并准备购物车、虚拟货币、零食、玩具等。在活动过程中,幼儿需要轮流扮演商店人员和顾客,感受选择商品、支付货币、找零、摆货等活动,沉浸式感受购物。在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学习简单的数字与加减法,还可以在和他人互动过程中感受到分享与合作的意义。同时,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的任务,鼓励幼儿通过数学知识进行购物和计算,还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会遵守规则,从而增强幼儿社会责任感。在这种游戏情境中,幼儿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社交技能等方面得到了综合锻炼,还进一步增强了幼儿学习的成就感。

二、设计故事情境

故事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还可以激发幼儿情感共鸣。通过设计故事情境,让幼儿在听故事时进入虚拟世界,通过对故事中故事、人物的感知,不仅可以增强幼儿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形成正确道德观念。同时,故事情境通过角色与情节的生动互动,可以增强幼儿的沉浸感与体验感,让幼儿可以在故事中感受不同的情感与生活智慧,从而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森林冒险”故事情境。故事情节围绕着一场寻找失落宝藏的冒险展开幼儿需要扮演不同小动物,如兔子、老虎、猫、老鼠等。在进行冒险时,幼儿需要寻找线索、解决问题、互相合作等方式推动故事的发展,并获得宝藏。在故事情节中,教师就需要结合幼儿认知水平及肢体协调性设计挑战任务,如数学问题、动作模仿等,让幼儿在寻找宝藏的路上需要和他人交流与互动,进一步增强幼儿社交能力。故事情境的创设,可以将幼儿带到富有创意且互动性强的世界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成长。通过故事情节的设计,幼儿不仅可以学会合作、分享,还可以提高幼儿社交技能与解决问题能力,不断帮助幼儿发展社会行为。

三、设计生活情境

在幼儿园教学中设计生活情境,可以让幼儿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幼儿对身边事物本身就充满好奇,而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日常行为规范与社交规则。同时,生活情境的设计,可以让幼儿在“做中学”、在“玩中悟”,这不仅有效提高了幼儿实践操作能力,还增强了幼儿与他人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让幼儿更好地接受,从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计“我是小小整理员”的生活情境活动。教师可以结合幼儿认知水平设计以下情境:今天我们幼儿园需要接待参观的家长,要保证每个教室都干干净净。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让幼儿进行随机组队,负责不同角落的情节,如图书区、玩具区、活动区等。在活动前,教师需要准备“凌乱”的布置,如书本倒放、玩具散乱等,引导幼儿观察哪些地方需要整理,并进行合理分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要摆放整齐”“我们怎么做才能保持整洁”等。在完成活动后,教师就需要发动匿名投票,初选出“最整洁小组”,并给予表扬。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教学,既与幼儿生活相符合,又充满趣味性,可以让幼儿积极投入其中,自然而然地提升自身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育中有效实施情景教学,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通过创设多元化情境,教师可以为幼儿营造身临其境的情景,增强幼儿学习的体验感与沉浸感,培养幼儿实践能力,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与情感感知。在未来的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就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情境教学策略,为幼儿创造更丰富的学习经验,从而培养幼儿成为具有独立思考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董娜 . 情境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J]. 智力 ,2023,(29):167-170.

[2] 彭芳琪 . 情境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J]. 新课程教学 ( 电子版 ),2022,(05):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