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学科阅读促进小学生体育素养发展的路径
罗淑芳
兴宁市第二小学 514500
引言
小学体育教育不仅关注身体素质,还应培养运动技能、健康知识、规则意识和合作精神。然而,受课时与教学模式限制,学生对运动原理、文化背景和健康管理的了解不足,体育素养发展不够全面。全学科阅读通过整合科学、历史、文学等多领域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运动知识、理解体育精神,提升认知与兴趣。将阅读与实践结合,不仅能延伸体育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能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积极的生活方式,为体育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路径。
一、小学生体育素养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小学体育教育中,学生的运动技能普遍得到一定提升,但体育素养的全面发展仍存在不足。一方面,课堂教学过于注重动作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对运动科学知识、历史文化背景和健康理念的引导。例如,学生在学习篮球时,能够掌握运球、投篮等技能,却不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史、战术理念以及其在团队协作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课外体育阅读资源匮乏,学生接触到的体育知识多为零散片段,缺乏系统性与持续性,难以形成深层次的认知结构。
此外,不少家长和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理解依然局限于“锻炼身体”,缺乏对体育素养内涵的全面认识。这种局限使得学生在面对体育活动时缺乏长远规划和自我驱动,兴趣易受外部条件影响而波动。教师方面,由于跨学科整合经验不足,体育教学与阅读资源的结合往往停留在简单的课外推荐层面,没有形成有计划、有目标的融合方案。这些问题导致体育素养的培养缺乏系统性,无法充分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对健康与运动能力的综合需求。
二、全学科阅读介入体育教育的意义
全学科阅读在体育教育中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体育素养培养中“知识短板”的问题。通过阅读科学类书籍,学生可以了解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人体能量代谢机制以及不同运动对心肺功能、肌肉群的影响,从而在训练中更好地理解动作要领与防护方法,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通过阅读历史文化类作品,学生能认识到奥运会等重大赛事的历史意义,理解体育精神与民族情感之间的联系,并能将这种认同感转化为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例如,阅读《体坛风云人物》不仅让学生了解世界冠军的奋斗历程,还能引发他们对训练目标的深入思考。
更重要的是,全学科阅读能够为体育教育注入持续的学习动力。阅读活动不受场地与器材限制,可以在课余和家庭中广泛开展,延伸了体育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学校还可以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读平台建立体育主题专区,为学生提供便捷的资源获取渠道。例如,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少儿运动与健康百科》,不仅能掌握科学的饮食与训练方法,还能通过故事化的情节增强记忆与兴趣。在一些班级实践中,教师结合学生阅读内容布置“运动知识分享会”,让学生将阅读收获应用到实际运动训练中。这种认知与实践的双向促进,有助于学生形成长期的运动习惯和健康生活理念,为体育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全学科阅读促进体育素养发展的路径设计
在路径设计上,应首先明确阅读与体育教学的融合目标,即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运动,更要让他们懂得运动、热爱运动并能科学地参与运动。教材选择应覆盖多个领域,包括运动科学、体育历史、运动人物传记、健康管理指南等,确保阅读内容既有科学性又具趣味性。
阅读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在体育课后安排主题阅读时间,让学生围绕课堂学习的运动项目进行延伸阅读;开展“运动知识小讲堂”,由学生分享阅读内容中的有趣发现;利用图书馆和数字平台建立体育阅读专区,方便学生随时查阅资料。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设计阅读任务单,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将阅读所得应用到实践中,如改进个人训练计划、参与体育知识竞赛等,以实现阅读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例如,某小学在学习田径单元时,安排学生阅读《奥运百年故事》与《运动中的科学》,让他们了解起跑姿势与肌肉爆发力的科学原理,并结合田径史上经典赛事进行课堂讨论。这种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运动表现,也让他们在文化层面建立了对项目的认同感和持久兴趣。
四、融合评价与持续发展机制
要确保全学科阅读与体育素养发展的有效结合,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评价不应仅限于运动技能的提升,还应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规则意识、团队精神、健康理念等方面的进步。例如,可以通过体育知识测评、阅读笔记、课堂分享表现等形式综合考察学生的发展情况。
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同样关键。学校应将体育阅读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如设立“体育阅读月”活动,邀请运动员、教练员与学生互动,分享运动故事与阅读经验;与家长合作,提供家庭体育阅读推荐清单,形成家校共育合力。通过制度化安排与多方参与,可以将全学科阅读与体育教育的融合常态化,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与实践中内化体育素养,真正实现身心健康与终身发展的目标。有研究显示,在实施全学科阅读的班级中,学生的体育知识测评平均分比未实施班级高出 15% ,体育课堂参与积极性提高了 20% 以上,这充分证明了该路径的有效性与可推广性。
结论
全学科阅读为小学生体育素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路径。通过打破学科界限,将体育知识与文学、科学、历史等领域的阅读内容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体育教育的内涵,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表明,科学设计的阅读内容与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认同感,促进知识与技能的同步提升。未来,学校应进一步完善阅读资源体系与融合机制,培养教师的跨学科整合能力,并通过多元化评价与持续发展机制,确保全学科阅读在体育素养培养中的长效作用,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巩钊强 . 体育游戏促进小学生体育素养发展的研究 [N]. 科学导报 ,2025-04-22(B04).
[2] 段福晨 . 小学生体育素养发展路径与策略研究 [J]. 小学生 ( 上旬刊 ),2024,(08):16-18.
[3] 侯慕琼 .SPEM 课程模式对发展小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效果的研究 [D]. 天津体育学院 ,2024.
[4] 高翔 . 我国 8~12 岁小学生身体素养发展特征及促进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 ,2024.DOI:10.27340/d.cnki.gstxy.2024.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