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对大班幼儿游戏中整理和收纳的观察和反思

作者

赵慧芳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第二幼儿园 463200

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中,可借助游戏材料,引导幼儿学会收纳和整理,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幼儿整理和收纳游戏材料过程中,不仅能进一步理解游戏内容,还能发展自我服务性劳动意识,提升综合能力。笔者结合幼儿园教学实践,分析在组织幼儿游戏中有效的引导方式,促进大班幼儿综合能力。

一、组织大班幼儿游戏中整理和归纳的引导策略

(一)整洁有序,结合游戏材料特性制订整理收纳方法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如形状各样的积木、颜色各异的小球和不同用途的笔等。教师可结合这些游戏材料的性质,组织幼儿对游戏材料进行观察和分类,以便后续游戏开展,促进幼儿增加对游戏材料的认知。

具体而言,教师在搭积木游戏材料中,以“梦中城堡”积木游戏为例,可引导幼儿结合积木的特性进行整理和收纳。在游戏开始之前,教师搭建“梦中城堡”所需的主要游戏材料不同形状的积木,摆放到桌面上。在引导幼儿对这些游戏材料进行归纳整理中,向幼儿提问:“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桌面上是不是有各种各样的积木呀,有红色的长方体、黄色的正方体和黑色的圆柱体等,如果我们要筹备搭建“梦中城堡”,是不是要先对这些积木进行分类整理呀?”,引导幼儿思考整理和归纳对于游戏进行对意义。接着,教师给每个幼儿准备好一些大小相同的框,要求幼儿按积木的形状进行分类,如把长方体的积木码放整体放到一号框,把圆柱体材料放到整齐摆放到二号框。同时,在幼儿码放整齐后,教师可上前予以鼓励,并引导幼儿按其他方式对材料进行重新摆放,使幼儿在不同分类的游戏摆放过程中,深化了对几何形状的认知和提升了整理归纳能力。

(二)便于拿取,调整游戏材料的摆放位置

部分幼儿在收拾的过程中很迅速。可是走近一看,材料横七竖八堆放在一起,杂乱无章,乱放一起。这样盲目收拾玩具,胡乱堆放的,会影响下一次活动。在游戏过程中,游戏材料摆放的位置直接影响幼儿是否方便获取材料和是否能顺利完成游戏。因此,教师可依据幼儿身高和拿取习惯,引导幼儿将游戏材料摆放在合适的位置,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游戏后收纳习惯。

具体而言,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愉快餐厅”的角色扮演游戏之后,为了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游戏后整理收纳习惯,可引导幼儿按拿取便利程度进行游戏材料位置摆放。在游戏之前,餐具和食材模具被凌乱摆放在教室的不同角落。此时,教师可用语言轻声引导:“小朋友们,我们接下来要进行餐厅游戏,为了在游戏中可以快速拿取这些道具,请你们回忆在餐厅用餐经历,来重新摆放这些餐具和食材好不好?”,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历来收纳整理游戏道具。在幼儿观察和摆放道具中,教师需对其进行引导,如“勺子和盘子是不是通常放在餐桌柜里呀?我们放的时是不是要放在好拿的地方呢?”和“食材是不是放在备菜区呀?”,使幼儿能将游戏道具摆放到合适的位置,进一步提升其收纳整理能力。

(三)根据自己的需要拿取材料,养成游戏材料使用的计划性

在游戏之前归纳好游戏材料使用计划。为了使幼儿避免在游戏中材料闲置和游戏后增添收纳压力,教师可引导幼儿结合游戏内容,规划游戏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的材料及材料数量。其次,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按游戏内容需要拿取材料;最后,在游戏结束后,思考材料是不是全部被利用了,有没有闲置情况。通过游戏前、中、后不同阶段的引导,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游戏材料使用习惯,发展自我管理能力。

具体而言,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奇妙动物园”美工游戏中,为了使幼儿养成游戏材料使用的计划性,可在游戏前、中、后对幼儿进行材料拿取引导。在游戏之前,教师可组织幼儿围绕“制作黏土动物园,可能会用到哪些材料?”,引导幼儿思考游戏中可能会涉及的材料如黏土、剪刀和彩色卡纸等。在游戏中,教师需观察幼儿拿取材料的情况,并提醒幼儿按需取材,避免浪费。如发现某幼儿想要做一致老虎,拿了很多的彩纸和 2 把剪刀,则提醒幼儿思考实际做一只老虎所需的材料,将用不上的材料放回框内。在游戏之后,引导幼儿反思在游戏过程中,是不是有闲置的材料,使幼儿反思其游戏材料拿取的合理性,促进其养成良好的游戏材料拿取习惯。

二、思考与启示

(一)在游戏发展过程中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性劳动的意识

大班幼儿活泼好动,有意行为开始发展,能够收拾自己的玩具和用品;逐渐开始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但对特别感兴趣的物体还是会出现情绪“失控”、“跟风”的现象。 在幼儿对游戏材料进行整理和收纳过程中,会逐渐产生游戏主人翁意识,明白这些游戏材料是服务于自己的游戏的,为了下次更好得进行游戏,在游戏结束之后需主动将游戏材料进行归纳整理。通过引导幼儿对游戏材料进行归纳整理,也有利于培养其在生活中的良好收纳习惯,培养自我服务性劳动意识,便于其更好地适用将要到来的小学生活。

(二)在游戏材料的整理中提升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

在整理收纳环节的观察记录中,除了部分幼儿无整理收纳意识外,还有一部分幼儿存在边玩边整理的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自主对游戏材料进行归纳和整理,不仅能清楚对游戏材料的类别进行区分,还能依据游戏材料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收纳区域和收纳方法。在幼儿选择收纳方法到将游戏材料收纳整洁的过程中,发展了分类、排序和归为等技能,逐渐提升了自我服务性劳动能力。

总之,引导大班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游戏材料收纳与整理对于培养其自我服务性劳动意识和提升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材料归纳整理中,可从整洁有序、便于拿取和按需取材这三个层面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收纳习惯和收纳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柳 . 对大班幼儿游戏中整理和收纳的观察和反思 [J]. 幼儿100( 教师版 ),2024,(06):39-41.

[2] 苏艳 . 浅谈幼儿户外游戏中收纳整理习惯培养 [J]. 新班主任 ,2024,(23):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