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N”社团选课模式赋能小学课后服务的深度探究与创新实践
刘朝明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印山小学 425600
一、研究缘起与核心目标
在“双减”政策的深远影响下,小学课后服务的品质提升与特色塑造成为教育变革的关键诉求。社团活动作为课后服务的活力引擎,其选课模式的科学性与适配性直接关乎学生成长与学校发展。传统选课模式的弊端促使本研究聚焦创新,提出“1+1+1+N”社团选课模式,深度整合班级、年级、校级社团资源,精准对接学生个性化需求,全力提升学生参与度与满意度,驱动学生综合素质跃升,筑牢团队合作与社会实践能力根基,为小学课后服务注入全新活力与效能。
二、县域小学课后服务现状全景扫描
(一)政策落地与收费模式剖析
宁远县课后服务积极践行自愿参与原则,城区与农村学校在“5+2”与“5+1”模式选择上呈现显著差异。城区超九成学生青睐“5+2”模式(每天 2 节托管,每节 3.5 元,每期 700元),农村则少数学生选择“5+1”模式(每天 1 节托管,每节 4 元,每期 400元),此差异深刻反映城乡家庭需求、资源供给及教育观念的不同生态,为后续模式优化提供关键背景依据。
(二)典型学校课后服务深度洞察
1.宁远县莲花小学:规模宏大,77个教学班、4487名学生、214名教职工。课后服务依学生年龄分层设计,低年级语数作业辅导与社团活动融合,中高年级拓展多元学科辅导与丰富社团课程,涵盖体育、艺术、科技等二十余类社团,构建起基础巩固与兴趣拓展并重的服务体系,有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宁远县德源小学:城郊结合部的教育明珠,2521名学生、49个教学班、133名专任教师。“5+2”模式下,课程依学段特色定制,低年级兴趣特长课程占比 70%,中高年级 50%,开设口算、劳动实践、全学科阅读等特色课程,精准满足不同学龄段学生成长需求,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宁远一小:教育实力雄厚,72个班、252名教师、5103名学生。课后服务聚焦作业辅导与兴趣培养双轨并行,丰富社团活动如儿童画、花样跳绳、球类运动等蓬勃开展,特色课程成效显著,挖掘培育众多天赋学生,成为学生课余成长的优质平台。
4.宁远十二小:文化特色鲜明,4267名学生、82个班级、256名专任教师。社团课程多元,语数英作业辅导与兴趣社团协同推进,戏曲(京剧)、葫芦丝等特色社团独树一帜,外聘专家引领二至四年级学生传承经典文化,在艺术教育领域成绩斐然。
5.宁远县实验小学:县城教育要地,3800余名学生、72个班级、210余名专任教师。课后服务课程涵盖学科辅导与多元兴趣领域,年级大社团课创新实践,主教与助教协同,强化团队协作与组织能力培养,彰显学校教育创新活力与特色。
综合审视,五校虽积极推进课后服务,但普遍存在课程创新乏力、特色社团稀缺、管理宽松、成果展示与宣传不足、选课无序等问题,凸显构建新型选课模式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三、课后服务与社团课程设置准则精要
(一)课后服务基石原则
全面覆盖保障城乡学生平等享有课后服务权益,依循政策与“五项管理”要求,精准校准服务时间,契合教师、家长与学生多元需求,构建家校社协同服务机制,为特殊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暖心服务,全方位筑牢课后服务品质根基。
(二)社团课程核心原则
多样性与个性化促使社团课程多元拓展、精准定制,满足学生个性志趣;参与性与互动性激发学生积极融入课堂互动,提升技能与社交能力;实践性与创新性推动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创新思维、掌握知识;持续性与发展性确保课程连贯进阶,依学生反馈动态优化,促进学生持续成长与全面发展。
四、“班级-年级-校级”社团与特色建设协同路径
(一)班级社团:个性培育与班级凝聚的基石
班主任精准洞察学生兴趣专长与个性需求,筛选特色项目上报审核,组建班级社团并规范管理。此过程助力学生兴趣深耕、特长发展,有效增强班级向心力与团队协作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班级文化氛围。
(二)年级社团:专业精进与实践创新的阶梯
立足班级社团成果,年级社团聚焦学年特色课程深度开发。学生在系统学习中深化专业知识、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于年级交流协作中拓展视野、积累经验,推动年级特色文化建设与整体素养进阶。
(三)校级社团:学校品牌与学生卓越的展示台
学校整合教师专长与学生意愿,选拔组建高水平校级社团。社团活动成为学生彰显特长、提升技能的舞台,助力学校塑造特色品牌、提升教育影响力,实现学校特色发展与学生卓越成长的良性互动。
五、研究总结与前瞻展望
“1+1+1+N”社团选课模式深度契合“双减”精神与学生成长规律,为小学课后服务革新提供创新路径与实践指南。展望未来,持续深化该模式在学校教育的实践应用,强化课程研发、师资培育、资源整合与家校社协同,完善评价反馈机制,精准优化选课流程与社团运营,必将有力推动小学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成就学生全面成长与学校特色提升的教育愿景,为基础教育改革持续贡献创新智慧与实践范例。
参考文献
[1]姚喜双主编.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
【本文系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双减”背景下特色社团融入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Y2023036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