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王月秋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民族实验小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很难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项目化学习理念,教师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落实项目化学习,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项目化学习落实对于小学数学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夯实学习动机

项目化学习通过设计趣味性学习任务,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动机。教师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容通过具体情境呈现出来,从而使得学生学习过程更加生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1]。项目化学习强调以真实情境和问题为核心,保障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形成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项目化学习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通过应用观察,抽象等多种思维方法。教师从具体的数学现象出发,总结多种思维方式,落实探究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项目化学习强调学生思维的可视化,引导学生从具体操作出发,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那个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升实践应用能力

项目化学习强调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构建真实数学知识应用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内容。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通过数学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学知识服务生活意识。

二、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明确任务目标

教师要从不同维度出发,优化教学准备工作,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充分了解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要做好教学资源整合工作,保障教学素材的丰富性,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2]。例如,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数据收集整理》教学时,教师为学生构建真实学习情境,同时将项目化教育理念融入其中,教师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社区垃圾分类相关数据,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采集,为不同学习小组制定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分工要求。

(二)引导式探究协作知识建构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真实情境导入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播放典型案例视频,结合日常生活,丰富学生学习体验。真实案例呈现过程中,教师要突破认知瓶颈,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明确课堂教学主题。例如,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克和千克》教学时,教师通过真实案例的导入,通过视频的方式给学生展示所学知识内容,明确教学主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效应用,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动力。

(三)落实差异化指导

项目化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科学合理分组的措施,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实现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互补。教师通过保障学生小组整体实力的均衡。不同小组在教师统一组织下,围绕项目主题落实细致性的实践探究活动,指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方案设计等不同方式,落实差异化指导。教师采用灵活机动的巡回指导策略,关注学生发展需求,特别是实验过程中,结合启发性引导问题,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实验态度,落实针对性辅导。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系统梳理自己的学习结论,采用多样化学习方式呈现学习效果,常见的有书面报告,多媒体展示等方式,通过落实项目成果汇报,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后续教学活动落实,构建明确方向。

(四)拓展延伸,反思提升

项目式学习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将项目成果妥善应用,学生团队精心研究教学方案,通过沟通协作等方式,实现教学方案的落地。项目实施过程中,哪些数学知识的应用可以发挥关键作用,而且在“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身的感悟,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责任意识增强。教师通过此类课后延伸活动,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反思习惯,对于学生后续成长和进步有着积极的意义。

结束语

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教师通过构建真实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内容,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夯实学生学习基础,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吉儿 . 驱动性问题在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 教师 , 2025(2):77-79.

[2] 俞佳燕 . 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课堂实践与应用策略研究 [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七).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