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跨学科融合教学策略
王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第六中学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要认识到物理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中物理是自然学科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知识碎片化,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影响学生学习效率,所以探究学科融合路径,对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跨学科融合的价值
(一)落实核心素养育人目标
跨学科融合理念下,教师通过创设真实,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系统地应用和感受物理教材知识内容,从科学思维等角度出发,实现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优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避免出现知识灌输的情况,实现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突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壁垒
物理学科本身涉及的知识内容就非常丰富,不同学科的理论内容推动了物理学科的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落实跨学科教育理念,让学生深入理解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物理知识学习更加系统化,帮助学生形成网格化认知,突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进而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三)帮助物理学科对接生活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课程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应用丰富的生活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和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1]。将物理知识对接生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悟物理知识内容,让物理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减少学生学习难度。
二、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跨学科融合教学探究
(一)物理和生物学科融合
初中阶段物理学科和生物学科融合,通过生物学科所展示的生命现象,拓展学生物理知识应用维度 [2]。跨学科教育理念下,教师通过研究教材知识内容,挖掘物理学科和生物学科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跨学科认知模式,促使学生突破学科边界,增加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深度。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关于“声音的传播”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结合生物学科中听觉机制的相关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听音频内容,和学生一起讨论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相关内容,同时结合物理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突破学科之间的束缚,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规律,构建多学科协作思维模式。
(二)物理和地理学科融合
地理知识教学过程中,地球结构,环境变化等内容和物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物理学科中涉及能量传递的知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内容,同时让学生从相关地理运动的现象,更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研究和分析相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跨学科知识内容,从不同视角理解物理和地理问题,提高学生自然规律的掌握程度。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运动和力”的相关知识内容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风力作用下地形的变化视频内容,同时配合相关问题,让学生探究物理中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将物理和地理知识联系起来,了解物理中的能力转换相关内容,拓展学生物理知识学习内容。
(三)物理和美术学科融合
当时初中阶段的学生就已经开始面对较大的学习压力了,而艺术类学科可以通过其特殊的呈现方式,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物理课堂上,教师通过将物理学科和美术学科融合,设计跨学科创作任务,让学生从科学角度理解物理原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探究从艺术角度展示物理知识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增加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光的直线传播”相关内容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总结物理规律,让学生探究利用视觉知识呈现的画作,从艺术角度理解科学知识内容。教师通过布置科学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比如“丁达尔效应”等内容,让物理课堂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投入到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积极性。
结束语
新课标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跨学科融合教学措施落实,可以满足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师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优化评价系统等措施,突破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物理教学内容向综合性,创新性方向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物理知识学习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梁翠梅 , 帅晓红 , 陈绍兰 . 跨学科实践情境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初探——以 " 神奇的眼睛 " 教学为例 [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 2023(3):31-34.
[2] 韦素珍 . 初中数学与物理跨学科教学策略探索——以《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为例 [J]. 2025(9):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