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基于幼小衔接的跨领域整合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探究

作者

王敏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幼儿园 455000

引言

跨领域整合活动可以较好地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多方面地提升学习素养。并且符合当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可以培育幼儿的综合能力、兴趣意识。作为幼儿教师,应当积极探索符合幼儿特点的跨领域整合活动。

一、基于幼小衔接的跨领域整合活动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助于促进全面成长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需要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多个方面教育幼儿,使其具备良好的基本素养。在此要求下,幼儿园可以整合若干不同领域的课堂活动,跨领域创新课堂活动,指引幼儿参与活动。从中可以汲取不同的思想、生活经验,有助于促进全面成长。

(二)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兴趣意识

在过去的幼儿园教育中,针对不同的科目会有不一样的课堂活动,但是形式较为固定,不利于长久地让孩子们保持兴参与兴趣。因此,可以通过跨学科整合的方式,用全新的活动面貌,面相所有的孩子。既会带来较强的新鲜感,又会刺激孩子们,提高参与兴趣,促进活动有效开展。

(三)有助于提高教育效果

基于幼小衔接的教育要求,需要逐步引导幼儿形成小学阶段的基本能力,如语言汉字、数学计算等,这些知识会为后续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可以通过跨领域整合活动,将幼小衔接的教育内容融入活动,促使幼儿在活动中逐步了解,从而有助于提高教育效果。

二、基于幼小衔接的跨领域整合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分析

(一)设计科学跨领域活动

科学课程是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后遇到的一门课程,主要讲述大自然中各种奇奇怪怪的现象原理。在幼儿园教育中,可以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设计科学主题的跨学科活动。一方面可以带领幼儿初步了解自然世界,增加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兴趣意识。例如,在课堂内,可以带领幼儿们一起吹泡泡,然后围绕产生的泡泡科普知识。如端一盆水,给幼儿们分发吹泡泡的小玩具,灌入一些泡泡水,随后让其自由地吹泡泡玩耍。在玩一会后,向幼儿们提问说:“吹泡泡是不是很好玩呢?不过你们知道为什么泡泡会慢慢下坠吗?”,许多孩子会摇摇头看向教师,此时继续说:“老师告诉你们,这是因为随着热胀冷缩,泡泡的体积在变小,并且受到重力的影响,所以导致会慢慢下坠”。可见通过该活动,能够让幼儿了解吹出的泡泡下坠的原因。再如,在科学活动“神奇耳朵”中,会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传声筒,然后让每两个人拿起一对传声筒,相互对着纸筒说话,听一听对方的声音。随后会提问孩子们,让其想一想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的原因,进而了解该方面的科学知识。

(二)设计语文跨领域活动

语言文字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实物,也是幼儿进入小学后接触的首门课程,即语文课程。那么可以在幼儿课堂内找寻适当的契机,带领孩子们畅游在文字的世界,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同时可以认识更多的汉字,积累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例如,班内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可以用名字作为核心元素,引导幼儿一起参与“找他的名字”游戏活动。在活动开始,教师会将每名幼儿的名字写在小纸条上,然后混乱的放入纸箱内,让每名幼儿上台抽取一张纸条。在每人都抽完后,教师会随意抽取一个名字,让抽到该名字的幼儿站起来,大声地念出来。因为许多孩子缺乏语文知识,不懂得拼音,所以可以在孩子无法念出的时候,教师可以教导幼儿们学习拼音,使其掌握基础的拼音知识。再如,在电子白板上,使用希沃白板软件中的“汉字”功能,输入汉字“宝”,先带着幼儿念读这个字,然后说一说自己看到的这个字的构成,孩子们会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看到的字体。随后教师可以一段顺口溜,直指汉字“宝”,如“乖宝宝,嘴巴甜,叫爸爸,叫妈妈,叫的爷爷奶奶笑哈哈”,带着幼儿重复念读,帮助幼儿可以加深记忆。

(三)设计数学跨领域活动

数学课程是小学学科中的必修课,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根据该课程的特性,可以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幼儿认识数字的大小、作用,增加数学认识。例如,在课堂内,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若干名幼儿扮演超市顾客,1 名幼儿扮演收银员。在开始后,让扮演顾客的幼儿到指定的位置,拿起某个带有标签的商品,再走到收银台结账。此时可以让扮演收银员的幼儿,展示商品的标签,想一想如何收钱,这就涉及简单的加法问题。再让幼儿按照台词,说出应收的金额,完成所有表演内容下台。这时教师会拿出刚才收取的标签,询问幼儿说:“这个数字叫什么?为什么会收取 5 元呢?”,随后教导幼儿认识 1~10 以内的数字,以及简单的加法知识。另外,在数学跨领域活动中,教师需要谨记不能过多传授数学知识,避免因过多导致幼儿厌烦数学内容,不利于后续进入小学阶段学习数学课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的跨领域整合活动应当整合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内容,让幼儿园的孩子们逐渐适应小学学习环境和内容,以便顺利过渡到小学的学习生活。同时需要教师兼顾班内幼儿的实际情况,加入一些有趣的活动环节,让其在快乐的氛围中参与,有助于提升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慧敏. 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园科学幼小衔接的策略 [J]. 好家长,2025,(16): 94-95.

[2] 许颖颖 . 基于儿童发展需求的幼小衔接科学教育探讨 [J]. 小学科学 , 2025,(17): 112-114.

[3] 张琴 . 基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幼小衔接课程设计与实施 [J]. 读写算 , 2024,(32): 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