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作者

朱志英

浙江省义乌市江滨小学 322000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是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其设计常因形式单一、内容重复难以激发学生兴趣。部编人教版教材强调语文学习的实践性与综合性,而学习单作为一种灵活的作业形式,恰好能契合这一理念。它既能紧扣教材中的课文主题与训练重点,又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如何通过学习单让作业从“负担”变为“动力”,真正服务于学生的语文成长,成为值得探索的课题,这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学习单的应用价值

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与部编人教版教材理念脱节的现象。作业内容多以机械抄写、重复习题为主,未能呼应教材单元主题下的语文要素训练,如在 “观察与发现” 主题单元中,仅布置生字抄写任务,忽视对学生观察方法与表达能力的引导。这种设计导致作业与课堂教学目标割裂,难以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也无法满足学生在阅读理解、口语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使得部分学生因任务过难产生抵触情绪,另一部分则因内容简单失去探究兴趣。作业形式的封闭性限制了语文实践性的发挥。传统作业多以书面答题为主,与部编人教版教材强调的“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理念相悖,缺乏对应的情境化作业设计,学生难以将课堂习得的表达技巧转化为实际能力。同时,作业评价侧重结果正确性,忽视对思维过程的关注。

学习单的应用为破解这些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其可紧扣部编人教版教材的单元导语与课后习题,将抽象的语文要素转化为具体任务,在设计 “诗中有画” 学习单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绘制诗意插图、批注情感关键词深化理解,既落实了教材要求的诵读与感悟目标,又为不同能力学生提供了个性化表达空间。学习单的过程性记录功能,能完整呈现学生从预习质疑到拓展探究的思维轨迹,帮助教师精准把握学情,使作业真正成为连接课堂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桥梁,契合教材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初衷。

二、基于部编人教版教材的小学语文学习单设计策略

学习单设计需深度锚定部编人教版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构建“目标—任务—评价”的闭环体系。在单元起始阶段,梳理教材导语明确的核心能力目标,将其拆解为可操作的学习任务。例如三年级 “留心观察” 单元,学习单可围绕 “观察方法”“细节描写” 等要素,设计 “观察记录表”,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蜜蜂》的观察思路,记录身边事物的变化,任务设置直接呼应教材课后习题中 “学习观察的方法” 要求,使语文要素的训练具象化。针对精读课文,学习单可侧重文本细解读,如《圆明园的毁灭》学习单,设置 “关键词批注”“情感线索梳理” 等分层任务,基础层聚焦课文中表示时间与数字的词语,提高层则探究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既贴合教材对 “体会情感” 的要求,又为学生提供选择空间。

融入生活化实践任务,延伸教材的育人价值。结合部编人教版教材 “注重联系生活” 的特点,学习单可设计跨学科或实践性活动。例如四年级 “民间故事” 单元,学习单可布置“故事新编”任务,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改编《牛郎织女》,并制作简单的故事连环画,既落实教材“了解故事特点”的要求,又培养想象力与表达力。低年级识字单元的学习单可设计 “生活识字卡” 任务,引导学生收集街头巷尾的汉字,分类整理后在课堂分享,将教材中的识字目标延伸至生活场景,实现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的理念。学习单需预留弹性空间,鼓励个性化表达。在设计中设置 “我的发现”“我的疑问” 等开放性栏目,如学习《观潮》后,允许学生在学习单上用文字、图画或符号记录对潮水的感受,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种设计既呼应教材对 “培养语感” 的重视,又为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提供窗口,使学习单成为连接教材要求与学生发展的纽带。

三、提升学习单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应用实效的路径

强化学习单与课堂教学的动态衔接,使作业成为教学的有机延伸。教师需在课前依据部编人教版教材的课时目标预设学习单任务,课中结合学生的课堂反馈实时调整任务难度。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中,若发现学生对“风景优美”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可即时在学习单中补充“找出文中最让你心动的景色描写,尝试用朗读表现画面”的任务,将课堂生成性问题转化为作业内容。改变单一的对错评判模式,结合部编人教版教材对“过程性评价”的倡导,从任务完成度、思维创新性、表达个性化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加强教师设计能力培训,提升学习单与教材的契合度。通过集体备课研讨,组织教师深入研读部编人教版教材的单元编排逻辑,共同打磨学习单样例。例如针对 “革命文化” 主题单元,可开展专题教研,探讨如何在学习单中设计既符合教材精神又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如“为革命先烈写一句心里话”“绘制红色故事时间轴” 等,避免任务设计与教材目标脱节。同时鼓励教师借鉴优秀案例,结合班级学情创新形式,提升参与积极性。通过家长会、线上平台等向家长解读学习单的设计理念,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在学习单中展现的思维过程而非仅关注结果。例如在 “亲情” 主题单元,可设计亲子共读书单学习单,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 “家庭故事征集” 任务,既落实教材中 “体会亲情” 的要求,又借助家庭力量丰富作业内涵。定期开展学习单成果展评,展示学生在作业中的创意表达,增强家校对学习单价值的共识,形成教育合力。

结语

以学习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契合部编人教版教材的教学理念,能有效解决传统作业的诸多问题。通过科学设计学习单,可使作业更贴合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但需注意与教材紧密结合,避免形式化。未来持续探索学习单的优化应用,能让作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畅 . 基于部编版教材的小学语文学习单优化设计探究 [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23,41(05):34-37.

[2] 张悦. 提升学习单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实效性的策略分析[J].教学与管理,2024,(18):56-58.

[3] 李明 . 家校协同视角下小学语文学习单应用的实践探索 [J]. 基础教育研究,2025,(03):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