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作者

吕容芳

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小学 614900

摘要: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够达成,而是需要针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出影响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此来制定出符合小学生发展规律的阅读教学策略。而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较为薄弱,且专注力较弱,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阅读文章之中,因此教师需要逐步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阅读能力;低年级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环节。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塑造学生思想、提升品德的重要方式。然而,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率,也制约了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阅读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独特地位。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升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紧密结合当前的教学政策方针,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语文基础知识无疑是重要的基石,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授小学生汉字的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汉字的字义,为后续的阅读能力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适时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中将汉字学习与阅读教育割裂的局限。汉字不仅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更是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阅读素材。我国的汉字文化历经千年演变,每个汉字都蕴含着独特的故事和阅读价值。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汉字的这一特性,在汉字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阅读能力的培养。以“合”字为例,教师可以先将其拆分为“人”“一”“口”三个部分,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这个汉字的书写方法。随后,引导学生利用字典查找“合”字的字义,进一步加深对汉字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与“合”字相关的典故,如杨修的“一人一口酥”和曹操的“一合酥”等。这些典故不仅富有趣味性,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通过让学生阅读这些典故故事,不仅可以增强他们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这种将汉字学习与阅读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典故,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汉字知识,同时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小学教育已经全面迈入了多媒体教学的时代。互联网的高效信息整合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小学语文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为课本教育内容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我国大部分小学已经实现了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多媒体教学设备已成为教室中的标配,这为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生动有趣的阅读课程。通过动画、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的辅助,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快速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深入体会作者在创作时的情感与意境。以部编版教材中的《彩色的梦》一文为例,该文以彩色铅笔为媒介,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与梦幻的画境,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抒情意味,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和音乐等资源。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然后展示一系列描绘草坪、天空、森林、野花、飞鸟、精灵等事物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梦境之中。在欣赏完多媒体素材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思路和层次,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阅读兴趣,为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养成自主阅读性

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至关重要。只有当学生具备自主阅读的意识,他们才能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辨。为了帮助学生摆脱对教师与家长的依赖,建立起阅读的自信心,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从而丧失自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应一味指责,而应积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的点滴成就。例如,在教授部编版教材中的《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体会文章中描述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这篇文章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如何巧妙地传播种子,充满了趣味性和科普性。在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分享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对于那些敢于上前表达意见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以此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逐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还能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分析和表达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教学中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中,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什么巧妙之处?它们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方法?”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他们更加自主地投入到阅读中去。通过长期的实践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为他们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也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无尽的益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未来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黄蕙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22(12):26‐29.

[2]崔芳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探析[J].新课程,2021(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