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园体育质量的策略
孙睿彦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第三幼儿园 010010
摘要:在我国,幼儿的核心素质已成为我国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极限飞盘教学融入到幼儿体育课活动中,既可以缓解幼儿的疲劳,又可以增加幼儿的兴趣,还可以让幼儿在学习时保持充足的活力,从而提高幼儿在集体活动的学习效率,并在基础教育的早期就注重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有助于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关键词:幼儿 飞盘 体育
引言: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开展良好的体育游戏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还能够使幼儿从小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在幼儿园的体育游戏的开展中,一物多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教师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用不同的体育器械与幼儿一起开发出多种玩法,让其体验发现的快乐,使幼儿的创造性、自主性都得到发展,真正达到快乐教育的目的。
一、飞盘“一物多玩”的价值
依据《3-6岁儿童发展指南》指出3-6 岁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形成良好体质的基础阶段,其身体体质的影响因素研究,对我国未来国民体质健康具有深远影响。根据教育部在 2001 年年中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说明幼儿的“健康”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也为幼儿教育发展树立了方向标,要以幼儿健康为本,轻器械体育活动练习形式多样,器械飞盘正是一种很好练习方式灵活的体育活动,飞盘运动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要求参与者进行迅速的奔跑、跳跃、转身等动作,以及迅速反应和准确投掷飞盘。通过长时间的飞盘活动,可以提高身体的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促进全身的健康发展。能够对幼儿身体素质有着全面的锻炼效果。在幼儿园体育锻炼过程中,幼儿是体育锻炼的主要对象,因此,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身体素质差异,进行分级教学。如:幼儿自由探索、幼幼互动、教师引导等。
教师要与父母进行交流,并注意观察幼儿在园的表现,从而对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设置幼儿个人健康档案,通过观察记录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保证每一名幼儿都能得到合理、合适的训练。
对于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幼儿,老师在进行教育时,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他们的身体素质上,多加激励,多加指导,慢慢地去培育他们的意志,让他们养成不怕苦、不怕累、不气馁的性格和抗挫折的能力,从而将他们的潜力发挥出来,让他们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从而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就以上证明,飞盘是一个可以一物多玩的材料,为提升运动能力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途径,无论是身体协调性、反应速度、耐力、力量,还是团队协作能力,都能在飞盘的多彩玩法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它不仅是一项充满乐趣的运动,更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飞盘,这个看似简单的圆盘,却蕴含着无尽的运动可能性。对飞盘一物多玩进行深入研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它在提升运动能力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
一、身体运动能力的提升
1. 大肌肉动作发展:幼儿在进行飞盘投掷、追逐等活动时,锻炼了手臂、腿部等大肌肉群的力量和协调性。你可以看到他们在奔跑中投掷飞盘,努力让飞盘飞得更远更准,这一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大肌肉动作的发展。
2. 身体平衡与协调:玩飞盘的过程中,幼儿需要不断调整身体姿势来接住飞盘或进行各种动作,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身体平衡感和协调性。例如,在尝试单脚站立接飞盘时,幼儿需要更好地控制身体重心,从而提高平衡能力。
二、认知能力的发展
1. 空间认知:通过扔飞盘的方向、距离以及判断飞盘的落点,幼儿逐渐建立起对空间的认知。他们学会了分辨远近、高低、左右等空间概念,这对他们日后的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判断都有重要意义。
2. 问题解决能力:当幼儿在玩飞盘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如飞盘被挂在树枝上或无法准确接住飞盘时,他们会尝试各种方法去解决。这培养了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学会思考和尝试不同的策略。
三、社交情感能力的培养
1. 合作与分享:在飞盘的团队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同伴合作才能完成任务。他们学会了分工协作、互相帮助,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同时,分享飞盘也让幼儿学会了关心他人、与他人友好相处。
2. 情绪管理:玩飞盘可能会有成功和失败的情况,幼儿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面对成功时的喜悦和失败时的挫折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身的体验,他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综上所述,飞盘一物多玩对幼儿的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作用。通过一物多玩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信心,让孩子在挑战自己之后,能够有一种满足的感觉,还能够引领孩子向着更高更全面的目标发展,为孩子今后的运动技能发展打下一个牢固的根基。在幼儿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飞盘的多种玩法,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体验,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
二、飞盘“一物多玩”的原则
飞盘对孩子们来说,是一项充满了趣味和挑战的户外运动项目。
1.上手快,提升孩子的自信心。玩飞盘上手很快,没有基础的孩子也能马上参与,还可以自己制定玩耍规则,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大有裨益。
2.合作、社交、互动。飞盘游戏全程贯穿双人、多人合作,可以很好地提升孩子的耐心、合作意识以及专注力。飞盘还是一项很棒的社交活动,幼儿可以和父母或年长的兄弟姐妹一起玩耍,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结识新朋友。
3.促进大运动、精细运动发展。在儿童运动敏感期,加强运动练习可以锻炼孩子的运动技巧和能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飞盘运动则通过跑步、跳跃、伸展和投掷等动作,全方位促进幼儿的精细动作和大运动发展,对他们的健康十分有益一奔跑、追逐飞盘,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力和敏捷性,提高腿部运动的速度、力量。接住飞盘需要大量的手眼协调,在奔跑时跳到空中接住飞盘,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意识。投掷飞盘,可以提高孩子的手臂力量,以及全身的协调性。在“一物多玩”中,要适时地为孩子们准备一些辅具,以提高孩子们对游戏的兴趣。如果能够为幼儿提供辅助材料,可以让他们有创意地想出更多的游戏,让“一物多玩”的内容变得更丰富,进而提升他们对运动器械的探索兴趣。在飞盘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喜爱飞盘,这可以与孩子玩的特色相结合。将一片莲叶的花纹粘在了飞盘的一边。可以让孩子们利用“莲叶飞盘”来进行“小青蛙捉害虫”的游戏,或者在飞盘的四周,延伸出用编织绳制作的绳网,让孩子们进行“钓鱼”的游戏等。
三、飞盘“一物多玩”的方法
玩法一:向前投掷(正手、反手)
(一)目的:学习正反手投掷的方法,发展上肢力量及腕关节的灵活性。
(二)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幼儿站在同一起点线,选择用正手/反手投掷飞盘。注意投掷要领两脚前后开立,重心在后脚,上体稍后仰,肩上曲肘高举臂(肘关节向前),双眼目视前方,通过蹬腿、挥臂、甩腕这几个动作将物体投出。
玩法二:单手肩上投掷
(一)目的:
1.掌握单手的投掷动作,能上下肢协调用力。
2.提高上肢动作的爆发力,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二)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1.两腿前后站立,上体侧转,投掷臂后引,眼看前方;
2.蹬腿、转体、从肩上快速挥臂,在头前上方把物体投出。投掷时集中注意力。
玩法三:单手肩上正面投掷
(一)目的:
1.让幼儿感受投掷时力量由脚底通过躯干逐步传递到手的连贯性。
2.发展幼身体协调能力。
(二)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1.正面投掷方向,两脚平行开立,稍宽于肩。
2.持物臂向右后伸直,与肩齐平,上体向后倾斜;
3.抛物时转肩翻肘至肩上,两腿蹬伸配合挥臂快速挥臂动作;
4.注意力集中,能认真观看、学习模仿。
玩法四:单手肩上侧面投掷
(一)目的:
1.有效锻炼肩背侧肌肉群的发展。
2.锻炼幼儿单侧肩背肌肉的发力感觉。
(二)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1.持物并向右后伸直与肩齐平,上体向右后倾斜。
2.抛物时大臂用力带动小臂快速挥臂鞭打动作。
3.右腿用力蹬地右手将物投掷从头顶向左侧抛出。
4.动作连贯,注意力集中。
玩法五:单手肩下投掷
(一)目的:
1.锻炼幼儿上肢肌肉力量,发展目测能力。
2.培养幼儿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二)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1.两脚前后站立,后腿稍屈,投掷臂后引。
2.蹬腿、转体,快速向前挥臂,在膝前将物投出。
玩法六:单手肩下向上抛掷
(一)目的:
1.锻炼幼儿投准的能力。
2.锻炼幼儿的专注力、观察力,加强反应速度和手部力量。
(二)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1.两脚前后开立稍比肩宽,脚尖向前,躯干面向前方。
2.抛物手后摆,非抛物手在前;
3.抛物时,后腿蹬地,重心前移,手臂上摆,将飞盘向上抛出;
4.目视前方看准目标精神集中。
玩法七:单手肩下向前抛滚
(一)目的:
1.锻炼幼儿上肢肌肉发展。
2.促进幼儿腿部肌肉及视觉运动能力。
(二)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1.两脚前后开立稍比肩宽,脚尖向前,躯干面向前方。
2.抛物手后摆,非抛物手在前;
3.抛物时,后腿蹬地,重心前移抛物手持物,五指向下,两臂向前摆将物抛出;
4.注意力集中,喜欢完成练习。
玩法八:双手肩上投掷
(一)目的:
1.发展幼儿蹬腿和挥臂力量及协调能力,有助于掌握单手肩上投掷动。
2.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发展幼儿身体平衡能力。
(二)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双手持物在头上,两腿稍屈;蹬腿,收腹挥臂,将物向前上投出。
玩法九:双手肩上正面向前投掷
(一)目的:锻炼幼儿的下肢、腰腹、肩背、上肢等不同部位的力量与协调发力。
(二)动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两臂头上曲肘持物,上体稍后仰,重心落于后腿,后腿用力蹬地,收腹、甩臂抛物时,后腿蹬立,重心前移,将物用力抛出。
2.身体姿势正,注意力集中。
玩法十:平衡飞盘
(一)目的:培养幼儿专注度,提升身体平衡性。
(二)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幼儿将飞盘放到头顶,听口哨声从同一起点处出发,知道终点飞盘不掉落则为游戏成功。保持平衡,飞盘不掉落。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提升幼儿园体育活动质量的策略”(项目编号:2022YGH010)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