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化教学对幼儿注意力培养的影响探究
王亚平
魏县县直第三幼儿园 河北省 邯郸市 056000
摘要:本论文聚焦于邯郸市魏县县直第三幼儿园,深入探究游戏化教学对幼儿注意力培养的影响。通过分析当前幼儿教育中注意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阐述游戏化教学在幼儿注意力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并提出基于游戏化教学促进幼儿注意力发展的有效措施与方法路径,旨在为提升幼儿教育质量、培养幼儿良好注意力品质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幼儿注意力
一、引言
在幼儿教育阶段,注意力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力。良好的注意力有助于幼儿更好地感知、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以及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在幼儿注意力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它将学习内容融入到有趣的游戏活动中,能够吸引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从而促进幼儿注意力的发展。
二、幼儿注意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问题
1. 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普遍:在邯郸市魏县县直第三幼儿园的日常教学观察中发现,许多幼儿在课堂活动中容易分心,如东张西望、摆弄文具、与同伴交头接耳等。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能够保持15分钟以上专注度的幼儿比例较低。
2. 注意力稳定性差:幼儿很难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单一的学习任务上。例如在绘画活动中,部分幼儿画了一会儿就会被其他事物吸引,中断绘画过程,转而去关注教室中的其他物品或其他小朋友的活动。
3. 注意力分配和转移能力弱:当需要幼儿同时关注多个任务或从一个任务快速转移到另一个任务时,他们往往表现得比较困难。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时,要求幼儿既要记住自己的角色台词,又要关注游戏场景的变化和其他角色的互动,很多幼儿难以做到协调兼顾,顾此失彼。
(二)产生原因
1.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还不平衡,兴奋过程相对占优势,容易引起疲劳,导致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此外,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更容易被新奇、有趣、强烈的刺激所吸引,而有意注意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成人的引导和培养[1]。
2. 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幼儿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形式比较枯燥。例如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单纯地讲解故事内容,缺乏互动和趣味性,难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天性,容易使幼儿感到乏味,从而分散注意力。
3. 环境因素干扰:幼儿园教室环境布置过于繁杂,过多的色彩和装饰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同时,班级人数较多,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同伴的干扰。例如在小组活动中,个别幼儿的调皮行为可能会引起其他幼儿的关注,从而影响整个小组的学习氛围和注意力集中程度。
三、基于游戏化教学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措施与方法路径
(一)精心设计游戏内容和形式
1. 结合教学目标和幼儿特点: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游戏。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数字接龙”“购物游戏”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数字、学习运算。对于小班幼儿,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直观、趣味性强的游戏,如“颜色分类”游戏,通过让幼儿将不同颜色的物品进行分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对于中班和大班幼儿,可以逐渐增加游戏的难度和复杂性,如“拼图比赛”“故事创编”等游戏,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
2. 多样化游戏形式:采用多种游戏形式,如体育游戏、音乐游戏、语言游戏、科学游戏等,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需求。在音乐游戏“节奏大师”中,教师播放不同节奏的音乐,让幼儿通过拍手、跺脚、敲击乐器等方式来表现节奏,既培养了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游戏进行组合,如在“森林探险”主题游戏中,融合了体育游戏、语言游戏和科学游戏,幼儿在探险过程中需要跨越障碍(体育游戏)、讲述自己的发现(语言游戏)、观察自然现象(科学游戏),通过多种游戏形式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地促进幼儿注意力的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
1. 创设适宜的物理环境:幼儿园教室的布置应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装饰和杂物,以免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游戏区域的划分要合理,不同类型的游戏区域之间要有明显的界限,便于幼儿区分和选择。例如,可以将建构区、角色扮演区、阅读区等设置在不同的角落,每个区域的布置要符合其功能特点。建构区要提供充足的建构材料和宽敞的空间;角色扮演区要布置逼真的场景和道具;阅读区要营造安静、舒适的氛围,摆放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
2. 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教师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的个性和想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例如,当幼儿在游戏中成功完成一项任务时,教师可以给予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者一句赞扬的话语,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保持较高的注意力水平。
(三)加强教师指导与引导
1. 适时介入游戏:教师要密切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在幼儿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适时介入游戏,给予指导和帮助。在“搭建城堡”游戏中,当幼儿不知道如何搭建稳固的城堡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建筑物,启发他们思考如何利用积木的形状和结构来搭建城堡。通过教师的适时介入和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保持游戏的兴趣和注意力。
2. 引导幼儿注意力的转移和分配:教师可以在游戏过程中,通过提问、提示等方式引导幼儿关注多个方面的信息,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分配和转移能力。在“超市购物”游戏中,教师可以问幼儿:“你在挑选商品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商品的保质期呢?”“你付给收银员的钱对不对呀?”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幼儿在关注挑选商品的同时,也要注意商品的其他信息以及与收银员的交流,从而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分配和转移能力。
四、结论
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幼儿注意力培养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通过激发幼儿兴趣、提高注意力稳定性、促进注意力分配和转移能力发展等方面,游戏化教学能够为幼儿注意力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然而,在实施游戏化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当前幼儿注意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精心设计游戏内容和形式、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以及加强教师指导与引导等措施,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的作用,促进幼儿注意力的良好发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和发展,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幼儿核心素养、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途径。在今后的幼儿教育中,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游戏化教学,不断探索适合幼儿注意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