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时代的城乡规划建设研究
雷升
隆尧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河北邢台 055350
引言
随着我国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城乡规划建设进入到新的阶段。之前的城乡规划工作在面对城乡融合、生态问题、高质量发展等问题时逐渐暴露出不足,急需做出转变和革新。在此过程中,研究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建设是必要的工作。立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全域性需求和系统性需求,提出城乡规划转型升级的方向,分析出新时期的新规划策略,从而能够为解决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空间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找到方向,助力城乡高质量发展。
一、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乡规划建设的转型方向
1.1 从单一规划走向全域全要素统筹规划
城乡规划建设要从传统的单个城市或者乡村规划转变为全域全要素统筹规划,把城市、乡村、生态空间看作是有机整体,把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传承这诸多方面因素全部纳入考虑范围,制定出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空间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高国土空间的利用效率和质量。
1.2 从规模扩张转向品质提升
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乡规划建设应从以往追求规模发展的模式转变为注重发展品质的提升,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城市更新和存量空间挖潜,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韧性。在乡村中注重乡村特色塑造,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居民生活品质,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
1.3 从静态规划转向动态规划与监管并重
城乡规划建设由传统的静态规划走向动态规划,还要执行监督。创建动态规划调整机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实际状况,及时对规划实施调整,还要加强规划执行过程中的监测,评判与回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像卫星遥感,地理信息体系等,及时跟踪规划执行情况,实施动态监管,促使规划达成,并根据监管反馈的数据和信息,对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优化。
二、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乡规划建设的策略
2.1 完善规划编制机制
创新城乡一体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机制,先建机制,再建工程。在当前城乡融合发展大背景下,坚持主体功能区定位,通盘考虑各类要素,健全城乡一体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制度。以往规划编制方式常常会出现各部门之间信息不互通,规划内容矛盾的情况,新的机制就是要打破壁垒。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需充分考虑镇村联动,不能“就村论村”“单打独斗”。在开展某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时,把交通,水利,农业等部门的资源和规划加以整合,村庄里的基础设施便可以共同规划,共同创建,村庄的发展活力也就随之加强,该举措解决了村庄以往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问题,资源被浪费的情况,同时为村庄以后发展产业,保护生态建立了根基,通过协同规划,村庄就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整个区域的发展大局里面,凭借周边城镇的资源推动自身的持续发展。
2.2 优化空间资源配置
科学划分县镇村类型,根据不同的地域,设立不同的发展目标。以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系统为出发点,建立和完善“省 - 市 - 县 - 乡- 村”的逐层实时联动机制,优化城乡空间格局,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地区,以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来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促进示范区内的产业协同,生态环境的共同保护治理,实现城乡空间资源的高效配置。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保障人民群众生态福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创建森林城市,建设森林城镇、森林乡村为抓手,因地制宜推进林网、水网、路网“三网”融合,营造高品质城乡共美生活圈。例如,在某一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划定面积较大的城市绿心,以绿道系统把城市绿心同城市各区域连接起来,提升城市生态品质,为市民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空间,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通过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构建,增强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3 强化规划实施与监管
突出“量化总规”,明确部门职责,强化部门协同,形成“规划 - 建设 -运管”全过程闭环。根据发展、需求及时动态调整规划,提升规划执行灵活度。某城市落实规划时,结合发展、需求变化,定期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根据城市发展新的需求调整部分区域功能布局及用地安排情况。完善考核奖励制度,提高公众对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的参与度。公众是城乡规划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和参与者,公众意见与建议直接影响着城乡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建立权责清晰的督察机制,必须发挥“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公众评”的优势。在某个老旧小区的规划改造时,组织居民进行关于改造规划的讨论、投票,向居民们充分征集改造意见,从而改造后的小区能更好地服务居民,提高居民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意识,提高居民的归属感、责任感。此外,也能够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借助公众力量构建反向推动机制,促使相关部门提升实施水平与效率,让规划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三、结论
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到来时,城乡规划建设和传统相比产生了大变化,从传统的全域统筹、品质先行、动态监管转向,通过完善“多规合一”编制机制、改良空间资源调配方式、加大对全过程执行监管力度等策略,可以冲破城乡二元化格局,优化城乡发展质量,达成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展望未来,需提升规划的合理性与灵活度,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展开动态管理,也要关注民众的参与感,保证城乡规划一直契合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城乡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空间。
参考文献:
[1] 金路 . 国土空间规划时代的城乡规划建设探讨 [J]. 中国住宅设施 ,2024,(07):79-81.
[2] 鲁凯莉 , 王先峰 , 屈亚茹 .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J]. 山西青年 ,2024,(01):87-89.
[3] 聂晓英 , 王超 , 李馨 , 等 .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路径 [J]. 甘肃高师学报 ,2023,28(05):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