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在干休所老干部护理中的应用
李玉萍
石家庄第十五离职干部休养所
摘要: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对干休所老干部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2例干休所老干部,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沟通技巧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依从度、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干休所老干部的个性较强,其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与普通患者有所差异,在护理过程中注重沟通技巧的干预,则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依从性,值得重视。
关键词:干休所老干部;沟通技巧;满意度
干休所老干部由于其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的影响,使得其在进入干休所时,经常存在心理压力,严重时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和行为,使得其在干休所中的生活质量下降,无法依从护理干预,为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临床研究表明,患者的沟通交流压力较大,与其无法适应退休后的身份与生活有一定的关联,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重视身份转变对患者的影响,利用更加有技巧的沟通交流方法,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效果[1]。本文对所选干休所老干部开展沟通技巧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2月72例干休所老干部,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36例/组。患者均签署同意书后配合实验,无中途脱落实验情况,患者均能够耐受实验护理,无重大器官恶性肿瘤、功能衰竭,无意识丧失、认知障碍,见表1(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干预,即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护理,并帮助患者了解日常注意事项。
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沟通技巧的注意。
①接待热情周到。在干部进入干休所时,需要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接待老干部,并引导其根据级别办理入住,确保设施齐备,同时向其讲解病房周围环境与设施,了解老干部的生活与饮食习惯,为其建立档案。
②日常尊重亲切。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在遇见老干部时主动问候,并主动介绍自己的业务范围,向其主动提供服务,日常可尊称患者为“X爷爷”“X奶奶”,使其感受到尊重和亲切,及时解决患者的困难,积极主动为患者进行宣教等。
③丰富生活环境。退休老干部喜欢回忆自己的工作经历,但在退休后远离工作环境,其心理易受到影响,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可适当找到患者聊天,并主动聊起其工作时的一些趣事,并认真的聆听与交流,使患者可以主动进行沟通交流了,减少其退休后的孤独、寂寞感,同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健康知识,使其可以做到更加积极的依从护理。
1.3 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护理依从度、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评分差异。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7.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以(%)、(x±s)表示,并分别进行x2和t检验,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依从度、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干休所老干部的工作经历较为复杂,使得其在退休后无法立即融入到干休所的生活当中,一些患者则在强烈的失落感的同时,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抵触心理,导致其出现消极、抵抗的行为,无法依从护理人员的日常照护。临床为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在传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沟通技巧的干预[2]。提高护理干预过程中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技巧,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体情况,并熟悉患者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使护理工作更加接近患者的护理需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使其可以尽快熟悉病房及周围的环境,能够顺畅的与护理人员沟通,主动向护理人员讲述自身的情况,并在遇到困难时及时告知护理人员解决等,增加患者与护理人员的沟通交流效果,促进患者干休所生活期间的满意度与舒适度,使其尽快适应干休所的生活。
实验表明,观察组护理依从度、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说明对干休所老干部开展日常护理工作期间,注重沟通技巧,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加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质量,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杜盛鲜,王茹.对干休所患慢性病老干部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20,18(04):405-406.
[2]张淑娟,贾慧敏.沟通技巧在干休所老干部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4):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