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

张宪洪

大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管理的普及,数字档案作为一种新的档案管理方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档案信息具有存储方便、传输高效等优势,但也面临着数据安全的严峻挑战。如何保障数字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丢失、篡改和非法访问,已经成为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了构建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策略和方法。文章从信息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数字档案的安全保护措施,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框架,旨在为数字档案管理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以确保数字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关键词: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数据保护,安全框架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逐渐从传统的纸质档案向数字档案转变。数字档案不仅突破了传统档案管理的物理限制,还能够提高档案的检索效率和存储容量,进一步促进了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然而,数字化档案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诸如数据泄露、篡改、丢失等安全风险,这些风险一旦发生,将对组织的正常运作、信誉以及法律责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构建一个有效的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成为了数字化档案管理中的首要任务。数字档案的安全管理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到管理、制度、人员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构建和完善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对确保数字档案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挑战

数字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一直是档案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尽管近年来信息技术和安全防护技术不断进步,但数字档案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一定的漏洞和隐患。目前,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仍然不尽如人意,许多档案管理部门的数字档案管理体系和安全防护措施仍然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机制。

1.1 信息安全管理技术的局限性

数字档案的存储、传输和访问需要依赖一定的技术手段,这就对信息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虽然有一些技术手段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防火墙等用于保护数字档案的安全,但这些技术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数据加密在保护数据传输安全方面有效,但加密和解密过程会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而防火墙等安全设施则只能防止外部攻击,对于内部人员的不当行为难以有效防范。因此,仅依靠技术手段并不能完全保障数字档案的安全。

1.2 安全管理体系的缺失与薄弱环节

目前,许多档案管理部门缺乏系统的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导致对档案信息的安全防护措施存在盲点。很多档案管理工作仍然以技术手段为主,忽视了对人员、制度等方面的管理。在一些机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对数字档案的管理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安全管理制度,从而使得数字档案容易遭受篡改、丢失或非法访问等问题。

二、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构建一个全面的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应包括技术措施、管理制度和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内容,确保数字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2.1 技术手段的保障

技术手段是数字档案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对数字档案进行加密保护。加密技术能够有效防止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泄露。其次,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方案是保障数字档案安全的关键措施。通过定期备份数据并进行多地点存储,能够在系统出现故障或灾难事件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此外,采用访问控制技术对数字档案的访问权限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敏感信息,减少数据泄露的风险。

2.2 管理制度的建设

除了技术手段,管理制度的建设也是确保数字档案安全的重要保障。首先,应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在数字档案管理中的责任与义务。其次,档案信息的使用和管理应遵循最小权限原则,确保每个工作人员只能够访问其工作所需的档案信息,从而减少泄露风险。此外,还应定期进行数字档案的安全检查和审计,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到位,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2.3 人员培训与安全意识的提高

人员是数字档案安全管理中的核心环节,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直接关系到数字档案的安全性。因此,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其信息安全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培训内容应包括数字档案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安全技术应用、法律法规要求等。此外,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进一步提升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执行力。

三、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评估

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不仅是理论上的设计,更需要在实际中得到实施和检验。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确保管理体系能够落到实处。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协调各方力量,特别是技术部门、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动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

在实施的同时,需要进行持续的评估和优化。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查、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应根据技术的发展和管理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可持续性。

四、结论

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技术、管理和人员等多个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档案管理的普及,如何保障数字档案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字档案信息不仅承载着大量的历史和数据资源,还涉及到个人隐私、企业机密和国家安全等敏感信息,因此保障其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的现状与挑战,提出了构建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策略,旨在为数字档案的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在实施过程中,除了技术手段外,管理制度和人员培训同样不可忽视,只有三者结合,才能形成有效的安全防护体系。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安全防护技术的革新,数字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将不断完善,成为确保数字档案安全的坚实基石,推动数字档案管理向更加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同燕媚.高校档案信息化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路径研究[J].兰台内外,2024(05):22-24.

[2]宁寒松.大数据视域下档案信息安全风险及管理体系构建[J].办公室业务,2024(03):34-36.

[3]刘苑珠.大数据时代数字档案信息风险的管理与预防[J].极目,2023(02):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