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包陈
安吉县审计综合服务中心 浙江湖州 313300
一、引言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对于环境保护以及资源高效利用方面的关注程度正一天天不断提升起来,如此一来,建筑行业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行已然变成了一种必然会出现的趋向。装配式建筑属于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它有着工业化开展生产以及在现场能够快速完成组装这样的特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施工的效率得以提升,并且还让资源浪费的情况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都有所减少,正好契合现代社会对于绿色建筑所提出的种种需求。和传统的建筑方式相互对照的话,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厂当中就将大部分的构件生产工作完成,之后再把这些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去开展组装作业,这样做能够切实有效地把施工周期给缩短,同时也使得现场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复杂性以及不确定性都降低了不少。
不过,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尚短,其在工程管理方面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诸多因素相互缠绕在一起,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控制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装配式建筑行业继续向前发展。所以,仔细且全面地剖析这些影响因素,同时拟定出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这对于提高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蓬勃发展而言,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一)技术因素
在设计环节当中,有部分设计人员对于装配式建筑设计规范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的掌握程度是不够的。当他们开展构件拆分设计工作的时候,并没有全方位地去考量生产环节、运输环节以及施工环节的实际情况。拿构件来讲,有的构件尺寸偏大,这就使得运输过程变得困难重重;还有的构件形状颇为复杂,如此一来便增加了生产施工方面的难度,既给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又对工程进度产生了影响。在生产环节方面,存在一些企业,它们的设备比较陈旧,而且自动化的程度也偏低。在混凝土构件生产期间,对于搅拌、振捣这些工艺的控制并不妥当,很容易出现诸如强度达不到标准、外观质量欠佳等一系列问题。
(二)人员因素
在管理人员面,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对人才有着复合型的要求,然而不少管理人员恰恰欠缺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方面的经验,如此一来,他们就很难有效地去协调各个参与方开展工作,在施工期间对于构件质量的判断以及对关键施工技术的把控都不够准确,进而使得工程进度出现延误的情况,也引发了质量方面的诸多问题。就施工人员层面来讲,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有着较高的要求,有一部分施工人员并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对于新的施工技术以及相关操作规程都不太熟悉,所以在构件吊装、连接等这样的环节当中就容易出现操作方面的失误,而这无疑会对工程的安全以及质量产生影响。
(三)管理因素
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各个环节当中质量责任的划分并非十分明确,构件生产单位、运输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彼此之间常常会出现推诿的情况。并且,质量检测所采用的标准与方法在不同环节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如此一来,那些并不合格的构件便有可能进入到施工现场当中。进度管理面临着较大难度,工程进度会受到构件生产状况、运输情况、施工组织安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参与方在沟通方面不够顺畅,信息传递也不够及时,再加上施工过程中突发情况屡屡出现,比如恶劣天气、设备出现故障等等,这些都使得进度管理变得困难重重。
(四)外部环境因素
在政策法规层面,部分地区针对装配式建筑所制定的扶持政策存在不够明晰的状况,既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其发展规划也显得模糊不清,而且行业标准以及规范尚未能达到完全统一的程度,企业在进行投资建设之时便会存有诸多顾虑。从市场环境角度来讲,装配式建筑市场还处于不够成熟的阶段,消费者对于它的认知程度以及接受度均比较低,市场需求也并不稳定,价格方面更是波动幅度较大。
三、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
若要促使装配式建筑设计水平得到提升,那就得加大在相关设计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要鼓励设计单位和科研机构展开紧密协作,针对装配式建筑设计技术去开展专门的研究工作,对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与理念加以探索。可以利用数字化设计软件来对构件实施虚拟拆分,并且开展组装模拟,如此便能提前察觉到设计环节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对其做出优化调整。要充分借助先进的设计软件与工具,针对构件拆分展开模拟分析,全面综合地考虑生产、运输以及施工的可行性,对设计方案予以优化,以此来提升设计的精准程度以及可操作性。
(二)提高人员素质
就管理人员而言,需制定一套系统的培训计划,这一计划要把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施工工艺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都囊括其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像是邀请业内专家来授课,或者组织去实地进行考察,以便学习那些先进的管理经验,而且还要鼓励管理人员积极去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以此来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以及管理能力。而对于施工人员呢,得建立起一套完善健全的培训体系,依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去制定出个性化的培训方案,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方面的培训工作。
(三)完善管理体系
切实建立起健全完善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清晰明确各参与方所应担负的质量责任。细致制定涵盖方方面面的质量责任清单,就构件生产企业来讲,从其原材料采购环节,再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控制举措,以及运输单位在运输过程中所采取的保护措施,还有施工单位针对施工安装质量展开的控制工作等,每一个环节均要有清晰明确的质量责任界定。要统一规范质量检测的标准与方法,精心制定出全国性的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相关规范,以此保证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测标准能够达成一致。
要想对装配式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加以优化,首当其冲的是得强化各个参与方相互间的沟通以及协调事宜。搭建起一个高效能的信息共享平台,设计单位、构件生产企业、施工单位等诸多参与方,能够实时地去共享有关工程进度的各类信息,进而可以及时察觉到进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加以解决。拟定出一套科学且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在这个过程中,要全方位考量构件生产环节、运输环节以及施工环节当中形形色色的影响因素,同时还得预留出一定的弹性时间。
(四)优化外部环境
政府需要强化针对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去完善与之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及标准规范。要制定出具体的扶持政策,好比说可以对装配式建筑项目给予财政方面的补贴,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还有土地政策方面的支持等等,以此来激励企业能够积极地投身到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工作当中。要强化针对装配式建筑行业所开展的规划引导工作,清晰地明确其发展目标以及重点所在,从而为企业赋予较为明晰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得加快速度去制定并且完善统一的行业标准与规范,保证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环节、生产环节、施工环节等各个不同的环节当中都能够有相应的规则可以遵循,进而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去发展。
四、结语
装配式建筑已然成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极为关键的一个重要走向,自身蕴含着颇为可观的发展潜力。要采取一系列的举措,进一步强化技术方面的创新并且推动其应用,着力去提升人员的素质,精心去完善管理的体系,同时还对外部环境加以优化等,能够较为有效地去应对这些挑战,进而促使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吕勇辉. 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 2025, (02): 37-39.
[2] 边丽 . 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5, 23 (01):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