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层干部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鹏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审计处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本文聚焦高校中层干部离任审计展开研究。通过深入剖析,指出当前高校中层干部离任审计存在审计方法局限、审计时机不当、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审计的公正性与有效性,无法充分发挥离任审计对高校中层干部监督与管理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提高信息化水平、创建审计评级体系、培养审计人员素质、加强效益审计、落实审计的整改等一系列对策,旨在提升高校中层干部离任审计质量,完善高校干部管理监督机制,推动高校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高校中层干部;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
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张、资源的日益丰富以及管理复杂度的提升,对高校内部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层干部作为高校管理体系的中坚力量,其在任职期间对学校资源的调配、政策的执行与落实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对高校中层干部进行离任审计,不仅是对其任职期间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全面审查与评价,更是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完善监督机制、保障高校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高校中层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不仅影响了离任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果,也制约了其在高校内部治理中作用的有效发挥。因此,深入研究高校中层干部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切实可行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中层干部离任审计的问题
1.1审计程序与方法问题
(1)审计方法的局限性。目前,高校审计部分缺乏中层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内容,一般是通过报销凭证核对、查看经费的应用情况开展审计,无法客观评价中层干部工作绩效;
(2)选择审计的问题。高校在中层干部离任后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无法对中层干部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行为进行审计,无法对干部经济行为进行约束;
(3)缺乏持续性审计计划。目前,高校中层干部审计会不断的改变,如果高校领导变化,那么上一届领导计划也会改变,无法执行可追踪性、连续性的审计计划。
1.2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要求提高现代审计工作中的人员素质,包括会计内容、审计知识等,还有其他学科知识。因为高校中层干部离任审计环境复杂,所以要求工作人员掌握法学、管理学与经济学等知识。根据目前高校中层干部经济责任情况,审计人员大部分都是会计人员,缺乏扎实的审计知识和经验,无法客观评价中层干部的离任审计,对审计效果与质量造成了影响。
1.3内部审计部门问题
高校中层干部离任审计的时间短,部分领导干部缺少相关认知。部分大规模高校已经设置审计部门,但是还有很多高校没有设置,缺少专业性审计人员[1]。
2高校中层干部离任审计的对策
2.1提高信息化水平
使用Python、VBA等工具对审计收集、处理过程中的数据收集、分析和统计,使传统审计方法转变为信息化处理,能够降低数据处理时间,使审计效率得到提高。另外,通过信息化建设创建的审计数据管理平台。该平台深度融入高校智慧校园平台,不仅能够实现传统审计功能的全面信息化,还能与资产、财务与科研等多个关键部门实现对接。再者,使学校审计部门的网站建设进行完善,通过及时更新相应政策信息,报道审计工作动态,学校各部门及师生能够及时了解审计工作的最新要求与进展情况。这不仅增强了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也有助于各部门更好地配合审计工作,减少沟通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为高校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2创建审计评级体系
高校中层干部离任审计的主要评价内容为经济责任,对于中层干部考核具有重要作用。为使离任审计在中层干部考核中切实发挥作用,高校应依据国家规定标准,构建规范科学的评价体系。搭建该体系,需从内部控制和经济责任切入,创建定性分析评价指标。内部控制上,考察干部任职期间是否建立健全有效制度,保障学校经济活动有序,防范风险与舞弊,如在预算、资产、合同管理等关键环节,是否具备完善制度流程与严格执行监督机制。经济责任方面,关注干部在经济决策、资源配置、政策执行等履职情况,确保其行为符合法律法规与学校规章,体现合规、合法与合理性。
同时,基于年度经济数据执行情况制定分析评价指标。通过分析收入完成率、支出控制率、资产增值率、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等数据,能直观量化地反映干部经济管理实际成效。如对比任期内年度收入增长,看其是否通过拓展渠道、优化配置带来稳定经济增长;考察支出控制率,判断干部资源使用是否节约高效,避免浪费与不合理支出。
此外,要将高校将定量与定性指标结合,能全面、客观评价中层正职领导离任。定量指标凭数据直观体现工作成效,定性指标从制度、决策、合规等方面深入剖析,两者相辅相成,让评价结果更准确全面,为干部选拔任用等提供依据,推动高校管理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2.3培养审计人员素质
要加强高校审计人员学习国家方针政策,使审计问题与分析判断能力得到提高。另外,还要熟悉整个审计流程,并且执行审计之前的准备、通知书与终结等流程,对审计方法、重点分析,得到相应的证据,使审计风险得到降低。在中层干部离任审计评价中,要求工作人员以客观、独立且公正的原则,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高校还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比如专业化培训、开展研讨会、培训等,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2]。
2.4加强效益审计
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高校中层干部离任审计要转变成为建设性的查错防弊工作,根据现代化审计特点,使财务型转变为绩效型,通过此方法与标准,对审计部门的经济合同工作为重点,对审计效益与成果分析。中层干部离任审计重点就是效益,使传统审计理念改变,拓宽审计范围与视野,使设计水平得到提高,充分展现中层干部离任审计效益性,促进高校今后的健康发展。
2.5落实审计的整改
重视整改落实的力度,使审计报告质量得到提高,也是被审计单位整改基础。离任审计工作报告能够展现审计中的问题,发现倾向性、普遍性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建议,尤其是疑难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与机制问题等,从而及时发现并整改。另外,还要明确各方的责任,创建问责机制。保证谁主管、谁负责,避免浑水摸鱼。通过联动机制,使用各自的成果,使其工作效率得到提高[3]。
3结束语
中层领导为高校长期稳定发展的重点,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的离任设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寻找其中的问题,制定解决对策,能够促进审计工作今后发展,还能够实现现代化高校治理能力,提高审计效率。
参考文献:
[1]罗丽,罗曼莎,杨洛. 研究型审计在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J]. 投资与创业,2024,35(7):167-169.
[2]孙文. 领导干部水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讨[J]. 知识经济,2025,701(1):128-130.
[3]王扩建,顾籽湫.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探析[J]. 财会月刊,2024,45(19):94-99.
王鹏(1977.12—) 男,汉,山东省莒县人, 高级会计师,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高等学校内部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