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5E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杨姣姣

诸暨市店口镇湄池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教学作为重要内容,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化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5E”教学模式强调科学探究与知识主动建构的统一,为确保模式应用价值的最大化,本文立足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就“5E”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和应用策略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5E教学模式;应用意义;应用对策

引言

数学概念是学生的认知基础,是数学思维的逻辑起点,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为改善传统教育教学现状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合理化应用“5E”教学模式是新课改下数学概念教学的一种新思路。“5E”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探究的教学策略与课程发展模式,不同于传统教学手段,这种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加深他们对课程知识的记忆力和对概念的理解力。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5E”教学模式的应用意义

相比传统教学模式,“5E”教学模式并非是单一的个体,而是由彼此独立的环节——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通过适当调整使用顺序以及循环使用某个或多个环节,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来逐步提高课堂整体教学质量。初中数学作为初中课程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学科,如何提高课程整体教学质量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5E”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新课改的需求,同时在促使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以及引导学生自主建立知识结构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与创新问题的能力,是现代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保障。学生的能力培养、知识获取基本来源于课堂,高质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往往依赖于高效化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化应用“5E”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在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协作意识、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以及提升学生数学思维中,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5E”教学模式的应用对策

1.吸引

吸引是“5E”教学模式的初始环节,在教学中为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探究欲。在数学概念教学中,为构建高效化课堂,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关注已学概念和新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以此来诱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在《二次函数》教学中,教师以“一次函数”为切入点,通过创设冲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体会研究新数学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在课程教学开始前,开篇教师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问题1函数y=5x+1的图像是怎样的?问题2y=6x^2+5x+3的图像是怎样的?问题1是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学生可以顺利画出函数图像,但是面对问题2中的二次函数,学生束手无策,由此产生疑惑,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自然引入新课,并且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

2.探究

探究是“5E”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中为确保模式应用价值的最大化发挥,在探究环节,教师要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即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思考、探究,来帮助他们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和架构。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引导者的职责,通过及时了解探究的进度和深度,并给予一定的启发和指导,以此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积累经验、提升技能。在《二次函数》教学中,教师可综合考虑课程整体教学目标和学生实况,创设如下探究活动——分别求出下列方程的根并画出相应的函数图象,(1)方程x2-2x-3=0与函数y=x2-2x-3;(2)方程x2-2x+2=0与函数y=x2-2x+2;(3)方程x2-2x+1=0与函数y=x2-2x+1。学生通过动手实操,发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与之对应的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以及方程根的个数就是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个数,从而在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意识的同时,还发展了学生归纳推理能力,促进了知识的理解与深化.

3.解释

解释是“5E”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环节,教学工作的开展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展示和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新概念。在“解释”环节中,教师要做好倾听者、启发者和引导者,并且在学生交流和表达中及时发现、补充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加深他们对课程知识的记忆力。在《二次函数》解释环节,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梳理,例如y=7x^2+5x+3(a≠0)有没有最大值?之后让学生通过交流、举例,逐渐完善思维过程,由此来加深他们对新数学概念的理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迁移

学以致用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在迁移环节,教师有必要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教育工作者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设计练习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既要让学生“够得着”,又能让学生“跳一跳”,以此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落实学生核心素养。

5.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既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给予评价,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他评,以此通过多样化评价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炼方法,促进知识内化。

结束语

概括而言,“5E”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启发者、引导者,要合理利用“5E”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概念生成过程,在加深知识理解的同时,达到认识数学思想和本质的目的,构建生动、有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晓惠,郭志永.初中数学“5E”教学应用初探[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6,11(2):108-110.

[2]王志勇,徐海华,韩志刚.初中数学“5E”教学模式设计的三环节[J].教学与管理,2018,11(28):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