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数学教学的衔接策略研究
李进
炎陵县第一中学 412500
引言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竞赛教学和常规数学教学是数学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常规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旨在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和方法,具备基本的数学运算和应用能力。而数学竞赛教学则针对有数学特长和兴趣的学生,以培养数学思维、创新能力和竞赛能力为目标,教学内容往往超出常规教学大纲的范围,具有更高的挑战性和综合性。
1 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意义
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数学教学衔接的重要意义。数学竞赛教学和常规数学教学在数学教育体系中各自发挥着独特作用,然而二者并非孤立存在。通过分析当前数学教育现状,阐述了衔接教学在促进学生知识融合与能力提升、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优化数学课程体系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关键意义,旨在强调加强二者衔接对提高数学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数学人才的重要性。
2 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数学教学衔接的优势
2.1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常规数学教学遵循既定大纲,着重于基础知识的系统传授,为学生搭建起数学学习的基本框架。然而,其内容相对聚焦于大纲范围内的核心知识点,在知识的广度上存在一定局限。数学竞赛教学则不受常规大纲的严格束缚,它广泛涉猎数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如数论中神秘的数字规律、组合数学里巧妙的排列组合方法等。当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教学衔接时,学生便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丰富多样的拓展知识。
2.2 培养多元思维能力,提升问题解决水平
常规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通过严格的推理和计算训练,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但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相对注重结果的正确性和过程的规范性,对学生的思维发散和创新激发有限。数学竞赛教学则强调创新思维、直觉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竞赛题目往往具有新颖性、开放性和挑战性,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和方法,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
2.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内驱力
常规数学教学由于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相对固定,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会逐渐失去新鲜感和吸引力,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数学有浓厚兴趣和天赋的学生,常规教学可能无法满足他们进一步探索数学奥秘的需求。数学竞赛教学则充满了挑战和乐趣,其独特的题目和激烈的竞争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学生参与到竞赛学习中,接触到那些充满智慧和创意的竞赛题目时,会被数学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3 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数学教学衔接的策略
3.1 教学内容合理筛选与有机整合
数学竞赛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但并非所有内容都适合与常规教学衔接。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竞赛大纲和常规教学大纲,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筛选出具有衔接价值的内容。例如,在代数部分,常规教学重点在于方程、函数等基础知识,竞赛中则可能涉及更复杂的函数变换和方程求解技巧。教师可以选择那些既能深化常规知识,又具有一定挑战性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竞赛内容,如二次函数的拓展性质、特殊方程的巧妙解法等。
3.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与相互融合
常规教学通常采用讲授法、练习法等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学生的基础训练。而竞赛教学更强调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衔接教学中,要将这两种教学方法灵活融合。在引入竞赛内容时,可以先运用启发式教学,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3 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在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教学衔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如基础层、提高层和竞赛层。对于基础层的学生,重点在于巩固常规教学知识,确保他们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和解题方法。
3.4 建立多元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教学衔接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因此,需要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除了考试成绩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表现等。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数学教学的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融合与能力的提升,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化数学课程体系,还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应高度重视数学竞赛教学与常规教学的衔接工作,积极探索有效的衔接策略和方法,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数学教育质量,为我国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数列单调性在竞赛中的应用 [J]. 庄涛 . 数理天地 ( 高中版 ),2022(19)
[2] 高中数学数列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J]. 赵向杰 . 数理天地 ( 高中版 ),20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