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与跨学科融合的应用研究

作者

吴欣欣

石家庄市桥西区五里庄小学 050000

引言

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大单元教学强调围绕主题整合教学内容,而跨学科融合能打破学科壁垒,丰富教学维度。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存在内容碎片化、与其他学科脱节等问题,比如单节课孤立讲解绘画技巧,缺乏与生活、其他学科的联系。探索大单元教学与跨学科融合的应用,对提升美术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与跨学科融合的价值

1.1 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拓展学生审美视野

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与跨学科融合能丰富教学内容,有效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传统美术教学常局限于单一的技法传授,如孤立地教素描、色彩,内容显得单薄。大单元教学以主题为核心,结合其他学科知识能让内容更丰满。例如,以“传统节日”为大单元主题,可融入语文中的节日诗词、历史中的节日起源、音乐中的节日歌谣等内容,学生在创作节日主题画作时,能从多学科角度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审美视野不再局限于画面本身,而是延伸到文化、历史等更广阔的领域,学会从不同维度感受美、表达美。

1.2 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二者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大单元教学注重知识的整体性,跨学科融合则打破学科界限,引导学生用多角度思维分析问题。在美术大单元学习中,学生常会遇到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校园环境美化”单元,学生不仅要考虑美术上的色彩搭配、造型设计,还需结合数学中的比例计算、科学中的植物生长知识、语文中的宣传文案撰写等,才能完成校园美化方案。

1.3 强化美术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单元教学与跨学科融合能强化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美术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方面,这些素养的培养需要超越单一的技能训练。在跨学科的大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多学科视角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背景(文化理解),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美术表现与创意实践),对不同作品的优劣进行评判(审美判断)。例如,在“民间艺术”单元,结合历史课了解民间艺术的起源,语文课赏析相关传说,再进行民间艺术作品创作,学生不仅提升了美术技能,更深化了对文化的理解,实现了美术核心素养的全面强化,进而促进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与跨学科融合的路径

2.1 立足单元主题,关联多学科知识内容

立足单元主题,关联多学科知识内容是融合的基础路径。教师需围绕美术大单元的核心主题,挖掘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例如,以“四季之美”为单元主题,美术上聚焦四季景色的色彩变化与表现;语文可引入描写四季的散文、诗歌,让学生从文字中感受四季之美;科学则讲解四季更替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景色变化的科学原理;音乐中欣赏描绘四季的乐曲,体会听觉与视觉美的关联。通过这样的关联,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自然融入多学科知识,单元主题的内涵得到丰富,学习不再是孤立的美术技能训练。

2.2 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深化单元学习体验

设计跨学科实践活动是深化单元学习体验的关键路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应用,加深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在美术大单元中,可设计需要多学科协作完成的实践任务。比如“传统手工艺传承”单元,组织学生开展“传统剪纸创新设计”活动:美术课学习剪纸技法,历史课了解剪纸的起源与流派,数学课学习对称图形在剪纸中的应用,语文课撰写剪纸作品的说明文案,最后学生将各学科所学融入剪纸创作与展示中。

2.3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关注跨学科融合成效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关注跨学科融合成效是确保融合质量的重要路径。评价不应仅关注美术作品的最终效果,还需考察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的综合表现。评价内容可包括:是否能运用多学科知识理解单元主题,创作中是否体现了跨学科思维,与同学协作时是否能整合不同学科的观点等。评价方式可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比如在“环保艺术”单元,学生不仅展示用废旧材料创作的美术作品,还要说明创作中运用的科学环保知识、设计思路中体现的数学逻辑等,评价者从多维度给予反馈,确保跨学科融合的成效得到客观衡量。

三、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与跨学科融合的实践保障

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与跨学科融合的实践需从教师素养、资源整合、协同机制三方面构建保障体系。提升教师跨学科素养是核心,学校可通过跨学科教研、专题培训和案例学习,帮助美术教师掌握多学科知识关联点,如将科学光影原理融入绘画、结合语文叙事性设计连环画,确保融合设计科学有效。整合多学科资源是物质基础,需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集中美术、语文、科学等学科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教材、教具、多媒体及校外资源。例如“城市变迁”单元,整合城市历史资料、照片、文学作品及建设原理等素材,为跨学科学习提供丰富内容支持。建立跨学科协同机制是实效保障,组建以美术教师牵头的教学团队,联合多学科教师共同设计方案、明确分工,教学中定期沟通解决问题。

四、结论

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与跨学科融合具有丰富教学内容、培养综合思维、强化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通过立足主题关联知识、设计跨学科活动、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可实现有效融合;提升教师素养、整合资源、建立协同机制是实践保障。这种融合模式突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局限,为小学美术教学创新提供了可行路径,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夏宇. 创新视域下的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探索[J]. 试题与研究,2025,(22):109-111.

[2]石雪莉.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与跨学科整合的探索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5,(20):64-66.

[3]陈金清.大单元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5,11(1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