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作者

王楚佳

昆山市陆家镇菉溪小学 215300

摘 要:“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小学英语教学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了一定的挑战。英语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素养,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营造活跃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良好适合的环境下发展和进步。教师应在明确“双减”政策要求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对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探究了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小学英语;英语能力;核心素养;

前言:当前“双减”政策得到深化落实,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教师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应保证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能力水平,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深刻体会“双减”政策,将这一政策融入教育工作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强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1“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1.1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教师基于“双减”政策开展小学英语教学,不但要注重传授学生语言知识,而且还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能力素养,辅助学生掌握知识并进行正确的应用。教师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辅助学生提高学习认识和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等,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使学生突破传统学习方式的局限,有利于促进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1]。

1.2辅助学生全面发展

在“双减”政策落实下,教师逐步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存在的个体化差异,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促使学生通过学习而感受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与成就感,也逐渐形成语言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魅力与价值。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大胆使用英语表达,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和创意,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2.1创设丰富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语言素养

基于“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良好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这是契合素质教育政策的有效手段,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教师应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丰富教学情境,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使学生可以积极融入更加开放和丰富的学习情境中,促进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

教师可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感受英语语言。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向学生以图片、声音、视频等形式呈现知识内容,使学生融入浓厚的语言情境氛围中,学生通过观看或者体验感受语言的魅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素养[2]。

学生在丰富的教学情境下可以放松身心,也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认识英语、了解英语和掌握英语知识。在学习情境中学生能深刻感受英语语言并进行相关的练习,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语言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流。

例如,对苏教译林版小学英语Unit 8 “I can do this for you ”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将教室创设成超市、公园等区域,针对学生分配收银员、保洁人员等角色,学生根据自己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社交用语对话交流,比如:“Can I help you with anything?”扮演清洁工的学生可以向其他角色提供帮助,如:“I can clean up for you.”在这种生活情境中可以锻炼学生自身英语应用能力,辅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2借助思维导图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为了使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得到培养,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优化英语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思考和整合知识,使学生对英语知识产生更加直观、系统的认知,也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小学英语教师借助思维导图改进英语教学模式,达到新课改对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知更加深入以及理解更加深刻[3]。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建立英语知识结构,以数字、图形、符号的形式体现和关联知识内容,使学生把握知识之间的关系与知识学习的规律,建立英语学习知识体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建立英语知识结构,加深学生对英语课程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教师辅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整合和统筹所学英语知识,激发学生创新创造意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教师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将所有知识进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更加系统和完善。

2.3采取合作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水平

教师在深入解读“双减”政策要求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采取合作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合作学习意识,教师组织关于合作主题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良好的学习体验感,促使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共同发展[4]。

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引导鼓励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积极分享方法与经验,采取这种方式使学生可以相互监督和相互帮助,也让学生学习其他同学的经验与方法,提高学生整体学习质量。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可以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一些建议,使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了解更多的知识,这种互动方式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水平。教师针对学生进行分组,确保学习小组内学生水平不一并保证学习小组综合水平相差较小,针对学习小组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探讨,锻炼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

其次,教师组织主题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以某一主题探讨交流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英语学习所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和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让学生分工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等,通过加强协作使学生实现深度交流与学习,提高学生合作能力与语言素养。

结语:综上所述,结合“双减”政策教师应重视学生能力发展与素养提升,丰富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方法使学生提高学习认识并掌握学习技巧,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知和学习英语知识,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提升英语核心素养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宫铭阳.“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教学及作业改革路径探索[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2022(2):4.

[2]梁爱坤.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管理模式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21(17):74.

[3]张丽珍,陈健玲.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融合式教学实践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1(1):40.

[4]岳志坚.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J].教学与管理,2021(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