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提升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方法

作者

李强

梅河口市中心血站 吉林梅河口 13500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基层卫生医疗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乡镇居民基本医疗需求、促进公共卫生服务普及的重要职责。在这一背景下,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显著提升,为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然而,随着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不断完善,档案管理作为基层卫生单位日常管理的核心环节,逐渐成为影响整体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

1 加深思想认识程度

乡镇卫生院领导和医务人员应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不仅是行政工作的一部分,更关系到医院的长远发展和社会信誉。只有充分理解档案的“生命线”作用,才能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落实档案管理工作。现代档案管理强调信息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乡镇卫生院应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档案即资产”的观念,认识到科学管理档案能够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风险,促进医院的规范运作。将档案管理作为医院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与医院整体规划协调一致。通过制定明确的档案管理目标和指标,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1]。利用会议、培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普及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让每位医护人员都认识到档案管理的职责和责任。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最新的管理理念、技术手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能力。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大家参与的积极性。

2 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的基础在于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档案法》《乡镇卫生院经营管理条例》《病案档案管理制度》等文件。这些法律法规为档案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原则和操作规范,是制度建设的法律依据。制定规章制度时,应深入研究这些法规的精神实质,将其融入院内档案管理的具体流程中,确保制度的合法性和权威性。除了依照法律法规外,还应结合乡镇卫生院的实际运营情况,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渠道听取一线工作人员和管理者的意见。通过调研了解档案管理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管理规章[2]。例如,明确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借阅和销毁的具体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制度既科学合理,又便于落实。规章制度应具有前瞻性和持续性,明确档案管理的长远目标,如信息化建设、档案数字化、档案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规划。通过制度引导,实现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推动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3 优化档案管理队伍

乡镇卫生院的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年龄偏大,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方面,受限于人员编制有限,许多医护人员兼任档案管理职责,导致档案工作与临床工作相互冲突,难以兼顾;另一方面,部分工作人员缺乏系统的档案管理培训,信息化操作技能不足,难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求。为解决现有问题,乡镇卫生院应积极引入专业档案管理人才,优先考虑具有档案管理专业背景或信息技术能力的人员。这类人才不仅能增强档案管理的专业性,还能引领队伍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在引进过程中,应结合实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招聘标准,确保新员工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3]。除了引进新鲜血液外,乡镇卫生院还应重视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技能提升。一方面,可以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涵盖档案管理理论、法规政策、信息化操作等内容,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推行“传帮带”的工作机制,即由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指导年轻员工,促进经验传递和技术交流。这种“以老带新”“以新带老”的方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整体队伍的业务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直接影响了卫生院相关工作的开展效率和工作质量。对此,乡镇卫生院需要重视并加强档案管理工作,切实提升管理水平。基于此,需要从思想、制度和人才管理等方面入手,全方位优化管理机制,进而实现提升管理水平的最终目标,助力卫生院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辛进刚.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浅述[J].中文信息,2023(3):58-60.

[2]李洪涛.浅谈如何提升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水平[J].黑龙江档案,2024(2):114-116.

[3]刘珊.基层卫生院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探讨[J].中国航班,2025(1):248-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