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研究
张浩楠 刘万祥 张萌 孙淼
河南京能滑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河南省 安阳市滑县 456400
1 火电厂集控运行
现代大型火力发电厂大多使用集中控制运行技术。通过采用单位式机组的管理模式,我们能够对蒸汽涡轮机、燃烧器等运转装置实施集中操作,也就是每台发电机配备燃烧器与蒸汽涡轮机,并实行一体化操控。借助电脑科技,我们可以提升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水准,从而达到对燃煤电站的自动化管理。这种方式代表着当代工业科技与电脑技术的完美融合,显著增强了燃煤电站的运作效能,特别是使用电脑科技对生产流程进行调控的方法,进一步增强电力产出的自动化特性。运用电脑的主板处理器,配合网络的数据连接能力,实现了对于机器的远距离操控,可对机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迅速识别出机器工作当中的问题。一般而言,为确保体系的安全运行,每个机组都会设立相应的人员职位进行监管。
2 火电厂节能降耗技术分类
2.1 锅炉节煤技术
锅炉是火电厂主要的燃料消耗环节,锅炉节煤技术旨在通过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等方式来减少燃煤消耗。这包括采用超超临界直流炉、循环流化床锅炉等高效、先进的锅炉技术,以提升整体热效率。同时,也涉及改进燃烧器结构设计、优化燃料与空气的配比、实施精细化的燃烧控制等具体方法,力求使燃料在炉内实现更充分、更高效的燃烧,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单位发电量的煤炭消耗量。
2.2 汽轮机节电技术
汽轮机作为火电厂的核心动力设备,其节能潜力巨大。汽轮机节电技术主要通过提升其运行效率、降低蒸汽消耗等途径来实现。具体技术手段包括采用高低压缸联合布置的优化设计,以改善机组的热力循环;以及进行通流部分叶片的优化设计与改造,减少流动损失,提高蒸汽做功效率。这些措施共同作用,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汽轮机的能源转换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从而实现显著的节能效果。
2.3 电气系统降耗技术
电气系统降耗技术旨在通过优化电气系统的整体设计和运行方式,有效减少电能传输和转换过程中的损耗。这包括采用高性能、低损耗的电气设备,例如高效率的同步发电机、低电阻的电缆以及先进的开关设备等,从硬件上降低能耗。同时,也涉及改进电网的拓扑结构、优化运行控制策略,如合理调整电压等级、平衡负荷等,以提升电能传输效率,从而全面降低电气系统的能耗水平。
2.4 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余热回收利用技术是提高火电厂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该技术专注于回收在生产过程中被废弃的余热资源,如烟气、汽轮机排汽等携带的热量。通过采用烟气余热锅炉、设置余热锅炉的低温余热利用系统等技术手段,将这些原本损失掉的热能收集起来,并加以利用,例如用于厂区或周边区域的供热、驱动吸收式制冷系统或产生附加蒸汽等。这样能够有效替代部分外购能源,显著降低整体能源消耗,提升电厂的经济性和环保效益。
3 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
3.1 智能电网技术应用
首先,在实时监测与调度方面,该技术能够对电网的负荷情况及发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持续、精准的实时监控。基于这些数据,系统可进行智能化的调度决策,依据电网的实时需求与设备运行状况,动态调整发电计划,有效避免电网负荷的剧烈波动以及发电设备的无效空载运行,从而显著提高了发电设备的运行效率与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了节能降耗。其次,在故障预警与诊断方面,智能电网技术通过对发电设备进行全面的实时监测和先进的故障诊断分析,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潜在隐患与早期故障迹象,并发出预警。这使得维护人员能够迅速响应,提前进行干预和处理,有效防止了因设备突发故障而导致的非计划停机、能源浪费以及可能伴随的环境污染问题,极大地提升了火电厂等电力设施的运行可靠性与整体节能水平。最后,智能电网技术还支持高效的需求侧管理。通过先进的通信和控制手段,它可以对用户的用电行为进行引导和管理,推广分时电价等机制,鼓励用户在用电高峰时段合理调整用电计划,在低谷时段增加用电,从而有效降低电网的峰谷负荷差,平衡电网负荷,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电网整体的运行效率与节能效果。
3.2 运行优化与智能调度策略
运行优化是提升火电机组效能的关键环节。通过对火电机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可以精准识别出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效率瓶颈以及能耗浪费点。基于这些分析结果,可以制定并实施一系列针对性的运行优化措施,例如,精细调整锅炉、汽轮机等关键设备的运行参数,优化机组启停顺序与方式,改进燃烧控制策略等。与此同时,智能调度策略的运用对于火电厂的高效、经济运行至关重要。智能调度策略能够依据电网的实时负荷需求变化以及火电机组自身的实时运行状况,进行动态、智能化的调整与决策。例如,在电网负荷处于低谷时段,系统可以智能调度,适当增加火电机组的出力,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基础负荷需求,还能充分利用低谷电价政策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在电网负荷处于高峰时段,则可以智能调度,适当降低部分机组的出力或优化运行组合,避免因设备长时间过载运行而导致的额外能耗损失、设备磨损加剧甚至损坏,确保机组安全、经济、高效地运行,并保障电网的稳定。
3.3 设备管理与维护策略创新
首先,预防性维护是核心策略之一。通过建立完善的设备故障预警机制和科学的定期维护计划,可以实现对设备潜在故障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这种前瞻性的维护方式不仅能够显著延长关键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非计划停机时间,还能有效避免因设备突发故障而导致的能源浪费和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保障电厂的稳定运行。其次,状态检修作为一种更为精细化的维护方法得到推广。状态检修并非依赖固定的时间表,而是基于对设备实时运行状态的持续监测和数据分析。这种基于实际需求的维护模式,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计划性的维修工作以及过早的设备更换,从而显著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停机损失,并间接提升整体运行的经济性和节能效果。最后,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设备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手段,可以实现对火电机组关键设备的远程、实时监控,并具备在线故障诊断能力。一旦设备出现异常运行迹象或潜在故障,系统可以迅速发出警报,并辅助技术人员进行诊断分析。
结束语: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完善相关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以适应电力工业的发展需求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和交流学习,共同推动火电厂节能降耗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柯,李煜.燃煤电厂集控运行中的节能降耗措施分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4(5):257-259.
[2]刘金伟,刘剑,李德波,等.火电厂效能大数据优化关键技术研究[J].环境工程,2023,41(增刊 2):941-946.
[3]马玉娟,杜娟,韩华锋,等.基于三维技术的火电厂可视化管控建设[J].电视技术,2023,47(4):27-30,37.
[4]高耀岿,王林,高海东,等.火电厂智能控制系统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J].热力发电,2022,51(3):166-174.
[5]田忠玉,李勇,李杰,等.火电厂集控运行节能降耗技术分析[J].科技视界,2020(28):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