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构建
鲁丹
南京东南实验学校 江苏南京 21000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个性化阅读一直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关键环节,却长期面临着一些挑战。本研究聚焦于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为每位学习者量身定制最适合的阅读内容和学习路径。本文首先分析了人工智能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这种创新模式不仅能实现精准的阅读能力评估和动态调整,还能通过智能推荐系统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一刀切”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
一、人工智能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一)个性化学习支持
首先,智能诊断系统能准确知道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怎么样。它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AI 可以马上分析出学生的词汇量有多少、语法学得好不好,还有阅读理解能力强不强,然后给学生画出一个专属的学习图谱。其次,人工智能系统真正做到了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来教学。它用机器学习算法,能动态地改变阅读材料的主题、难度和展示方式。喜欢科幻的学生会看到更多科幻主题的阅读材料,而需要打牢基础的学生则会得到一步步加深难度的训练。这种“每个人都不一样”的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后,智能反馈机制能马上给学生提供准确的学习指导。AI 不仅能自动改阅读理解题,还能详细说出学生哪里错了,然后给出怎么改进的建议,真正做到“哪里不会就补哪里”。
(二)提升教学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改变着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效率大大提高。AI 用智能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能及时判断学生发音准不准,还能自动给出纠错建议,这样教师就不用一个一个听学生的发音来发现错误了,节约了时间。而且,智能批改系统几秒钟就可以批改几十份阅读理解作业,还能给出详细的错题分析,让教师能清楚知道每个学生的不足。
(三)增强互动性
首先,AI 系统能模拟真实的对话场景,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里都可以放心大胆的表达;其次,智能批改系统可以实时分析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并且给出他们个性化的互动练习;最后,利用 AR/VR 技术,学生能“走进”文本里的场景,和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互动。研究显示,用了人工智能辅助的英语阅读课后,学生参与度提高了 40% 以上,互动频率是传统课堂的 3 到 5 倍。这种高度互动不仅让学生更有兴趣学习,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能力。
二、初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以学生为中心,满足差异化需求
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一刀切”的授课方式,充分考虑到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进度。教师首先会对学生进行评估,深入了解学生他们在词汇量、阅读速度、理解能力等方面有什么不同,然后根据这些不同来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比如,基础差的学生,教师会给他们提供有详细词汇解释的简单读物;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则会推荐原版分级读物,并让他们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这样的教学计划,不仅能让学生更喜欢阅读,还能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的进步。同时,这种模式还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再是只传授知识,而是变成学习的引导者,通过布置不同难度的任务、提供各种阅读材料、组织小组学习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这些做法都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智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英语阅读中找到自己的成长道路。
(二)可以动态调整学习路径
初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核心优势就是在于其灵活的动态调整机制。跟传统的“一刀切”方法不同,这个模式可以用智能系统随时查看学生的阅读能力、词汇量和理解速度,然后给学生定制一个专属的学习计划。阅读理解不太好的学生,系统会让他们多读基础文章,多练词汇;而水平高的学生,就能读到原版分级读物,还能训练批判性思维。这种灵活调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根据课堂上的反应来调整教学快慢;二是根据阶段性的测试结果,来选择适合学生难度的阅读材料;三是结合学生的兴趣,来选择他们喜欢的主题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数据看板,清楚地知道每个学生的水平,在保证教完所有知识点的前提下,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难度上进步。这种精准化的教学方式,既不会让学生觉得太简单“吃不饱”,也不会觉得太难“跟不上”,又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互动性与趣味性
在互动性方面,该模式打破了传统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维互动形式,构建起立体化的学习网络。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者,而是转变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通过设置问题链、组织小组讨论、开展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趣味性则体现在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和教学形式的创新运用上。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选取贴近生活的阅读素材,如流行文化、科技前沿、校园生活等主题。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游戏化元素等手段,将枯燥的语法知识转化为趣味挑战,将机械的记忆任务设计成闯关游戏。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更能培养其持久的学习兴趣。互动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使英语阅读教学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从单一认知发展为多元体验,真正实现了“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效果。
三、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建设分级阅读资源库
建设分级阅读资源库是实施初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重要基石。这一举措旨在通过科学划分阅读材料的难度等级,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的学生需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首先,资源库的建设需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阅读材料进行智能分析,根据词汇量、句法复杂度、主题深度等维度进行精准分级。这一过程不仅确保了材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大大提高了资源筛选的效率,使得教师能够迅速找到适合特定学生群体的阅读材料。
其次,资源库应涵盖多样化的文本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故事、科普、新闻、传记等,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拓宽其知识视野。同时,每类文本下还应细分不同难度级别,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获得挑战与成长。
再者,资源库的建设还需注重互动性和反馈机制。通过集成智能问答、阅读理解测试等功能,系统能够实时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分析其阅读习惯、难点所在,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反馈。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还能激励学生自我反思,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持续提升。
最后,资源库应是一个动态更新的系统,定期吸纳新的阅读材料,淘汰过时或不适用的内容,保持其时效性和吸引力。通过这样的持续优化,分级阅读资源库将成为推动初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大引擎。
(二)设计个性化教学路径
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的背景下,构建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需要从教学设计层面进行系统性创新。
以译林版七年级教材“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这一主题单元为例,其具有丰富的教学延展性,为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理想载体。首先可以通过AI 学习分析系统对学生的英语基础、阅读习惯和认知特点进行全面评估,建立精准的学习者画像。系统可自动识别学生在词汇量(如school facilities 相关词汇)、语法结构(there be 句型)和阅读理解能力三个维度的现有水平,据此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图。例如,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侧重词汇积累和句型操练,而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拓展校园文化比较等深度学习内容。然后基于单元主题开发多模态教学资源库。除教材文本外,可整合学校视频资料、互动式词汇游戏等数字化资源,AI系统根据学生画像智能推荐最适合的学习材料。最后,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教学过程中,AI 系统持续追踪学生的练习数据(如在线阅读时长、答题正确率、互动频次等),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实时优化教学路径。例如,当系统检测到某学生在“giving directions”环节表现突出时,可自动推送更具挑战性的任务。
这种以数据驱动、动态优化的个性化教学路径设计,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效率,更能实现他们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以八年级上册"Unit 2 School life"这一内容为例,可依托AI 技术构建动态分层教学模型。首先通过智能诊断系统分析学生预习数据,精准定位不同层次学习者在词汇量、阅读速度及文本理解能力上的差异。
在智能化教育时代,AI 技术为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提供了精准的个性化学习方案。例如针对词汇量有限的基础薄弱的学生,系统能够智能识别其学习难点,AI 可自动推送包含“subject”、“timetable”等高频核心词汇的微课视频资源。这些视频采用沉浸式教学法,配合先进的语音识别技术,能够实时检测学生的发音准确度,并及时纠正发音;对于中等水平学生,系统则生成包含细节理解题的互动式电子文本,通过智能问答模块检验其对"daily schedule"等信息的提取能力。针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系统将提供更高阶的拓展性学习资源。例如“Comparing School Syste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这类跨文化比较阅读材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还能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时,还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学生小组讨论内容实时转写为文字,AI 分析关键词频率后生成思维导图,帮助教师把握讨论焦点并及时引导。课后阶段,智能作业批改系统不仅能识别语法错误,更能通过语义分析评估学生对“school rules”等主题的理解深度,为每位学生定制个性化复习方案。
这种技术赋能的教学模式,使“School life”单元教学真正实现了从“一刀切”到“量体裁衣”的转变。
(四)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初中英语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建立科学完善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这一体系应当突破传统单一分数评价的局限,实现多维度、全过程、智能化的学习评估。具体而言,多元化评价体系需要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维度:
首先,系统需要运用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时追踪每位学生的阅读进度,深入分析其对文本的理解深度和词汇掌握情况,通过智能算法精准捕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每一个反馈信号。其次,系统要建立动态更新的个性化能力发展档案,不仅记录学生在阅读速度、文本理解等基础能力上的进步,更要全面追踪批判性思维、文化理解等高阶认知能力的成长轨迹,形成可视化的能力发展图谱。最后,系统需要巧妙融合人工智能与教师智慧,让AI 提供的量化评估与教师的主观评价相互印证、互为补充,确保评估结果既客观准确又富有人文关怀。这种多维度、智能化的评估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助力每个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在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智能测试、阅读报告、项目展示等多种评估手段。同时,评价内容既要关注语言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阅读策略的运用、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文化意识的提升。
通过这样全方位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准确反映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效,还能为后续的教学调整提供数据支持,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良性循环。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构建了一套科学、系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智能诊断为基础,通过精准分析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认知特点和兴趣偏好,实现了阅读材料的智能匹配和个性化推荐。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教学模式不仅能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还能有效促进其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展望未来,人工智能赋能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将展现出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建议后续研究可重点关注人机协同教学机制的优化、情感计算技术的融入,以及跨学科阅读能力的培养。让技术赋能教育,让个性化学习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 刘思敏.人工智能辅助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4.
[2] 翁素贤,何镇源,梁颖妍,等.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示语设计策略研究[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5,(01):10-16.
[3] 吴恩杰.智慧教室环境下互动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湖北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