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

作者

方舒

南京东南实验学校 江苏南京 210000

引言

在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正在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环节。初中英语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中的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日后学习与工作,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积极的创新初中英语的“教、学、评”的过程,来紧随着时代的脚步,充分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在传统形式上,教师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这些问题就导致不能够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个性化服务和多元化评价手段,能够为教师开展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教师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初中英语教学紧密结合,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形式上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探究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策略就非常的重要,能够为当前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引领,有效的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质量。

一、初中英语“教、学、评”存在的问题

1.在教学方面

传统形式上,教师在开展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仍然会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比如在开展词汇和语法的教学时,教师往往只是在黑板上机械的书写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被动的记录和背诵,学生这种死记硬背的方式,难以真正的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和语法。同时由于在传统形式上,教师在课堂中依赖提问板书简单的练习,互动形式单一,教师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与所有学生进行深入互动,通常只能关注部分活跃的学生,后排学生或者内向学生参与程度比较低。

2.在学习方面

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缺乏有效自主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他们更加习惯于听从教师的安排,然后在教师的安排下逐步的去背诵和记忆英语知识和内容,他们没有去对这些知识的内容通过深入思考和主动探究来获得,这就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这些英语知识,应用能力也比较薄弱。面对英语中存在的大量单词和复杂的语法规则,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同时每个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而统一的教学进度和难度,没有办法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并且不能根据自身的薄弱点来获得相应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因为内容简单失去挑战性,而学习困难的学生会因为跟不上节奏产生挫败感,学习差距会逐渐扩大。

3.在评价方面

传统形式上教师在开展评价是过于注重学习的结果往往会以考试为主要的评价方式。而考试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多为笔试,对于学生在口语方面和听力理解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考察不足。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进行评价时往往会过于关注学生的词汇、语法等离散知识点,对于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和真实情境,下列应用能力评估不足,忽视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参与度和合作能力等过程性的指标。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反馈的时效性就比较差,没有根据具体的语言错误学习策略或改进路径进行详细的分析,这就导致了评价效率比较低下,难以有效的开展。

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策略

(一)在教学环节

1.丰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能够把教师想要传达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的中介,其不仅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也是教学内容呈现的载体,更是“教、学、评”价的依据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通过思考和探究来获得深度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创新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可以利用VR 和AR 来进行情境模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建出英语国家文化场景,像购物、旅游、节日庆典等,让学生沉浸式的体验这些国外的文化环境并完成语言任务,能够把抽象的语言知识与真实的语境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支持学生开展跨学科的项目,比如说学生可以利用AI 技术中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分析等功能,来完成英语主题项目,教师在这一过程当中可以利用AI 来实施监测项目的进程,观察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这种方式从知识记忆转向问题解决能够创新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式,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协作能力和技术素养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初中英语Unit 4 Chinese folk art 时,教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教师利用 VR 技术,提前构建或选取现成的“中国民间艺术数字博物馆”场景,引导学生借助VR 眼镜“走进”一个虚拟展厅,让他们“拿起”一个虚拟的剪纸作品,观察其精细纹样或者“参加”一场皮影戏表演,甚至走到幕后观察操作手法。在这一过程中,AI 算法确保场景交互的流畅性和真实性,语音导览(AI 合成语音)会根据学生的视线焦点,自动介绍其正在观看的艺术品,提供关键词汇和背景知识。教师利用 AI 技术和VR 技术来把抽象文化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沉浸式体验,极大激发学生兴趣,直观理解学习内容,为后续学生的语言输出积累丰富的表象素材。

2.优化教学互动

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师生、生生之间知识、情感、价值观的传递与共建的过程,教学互动。通过对话,讨论,合作等形式,能够使得教育回归其交互性的本质,连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无论是知识讲解、问题探讨、实践操作还是评价反馈,互动都始终推动着教学进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手段。教师通过引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互动,比如说实时答题语音识别等功能,能够同时覆盖全班学生,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打破少数学生主导互动的困境,提高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教师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创设真实的情境来进行互动,比如说虚拟对话、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这种互动和交流当中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这种方法就超脱了机械性的记忆,能够在互动中,让学生得到深入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初中英语Unit 5 Animal friends 时,可以利用AI 学习平台——希沃,来为教师教学提供帮助,比如说在课前阶段AI 技术能够根据教学主题,来为学生推送难度分级的英文动物短片、电子绘本和单词闪卡,并让学生跟着 AI 语音来模仿跟读核心词汇,AI语音识别技术即时评分并纠正发音(评),实现个性化预习。学生和学生能够在这一环节实现异步互动,他们通过在平台讨论区自由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物图片和简单理由,引发初步兴趣。教师还可以在课中利用 AI 技术开展提问:“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平板一键选择答案(熊猫、狗、猫等),结果以AI 生成的可视化图表(如词云)形式,实时投射屏幕,全班答案一目了然,方便教师快速了解学情。这种方式就能够实现师生全员互动,促使学生都参与进来,能够快速激活旧知、导入主题,确保全班注意力集中。

(二)在学习方面

教师借助AI 技术,比如说智能工具和平台,来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环境的核心,个性化学习贯彻学习的始终,能够实现“以学定教”,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向学生为中心进行转型。在AI 技术的赋能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自主规划学习的路径,选择相应的学习资源,并且AI 技术平台会实时的监测学生在学习的进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则是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资源的提供者,形成学生主导、教师支持的双主体模式。人工智能技术会分析学生在作业测试、互动等方面的数据来生成学生的能力图谱,比如说词汇的掌握度、语法的熟练度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来为学生自动推荐适合的学习模块,并根据学生在这种学习模块中的表现动态,来实时的调整内容的难度,比如说分级阅读、阶梯式听力的,还会为学生提供错题、重练、知识拓展等个性化学习路径,确保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的发展,能够精准的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人工智能技术中的多样化资源和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并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时监测,方便教师基于这些数据对学生进行动态监测,能够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初中英语 Unit 5 Good manners 时,教师可以利用AI 平台发布单元前测。测试不仅包括词汇、语法,还包含一些关于中西方礼仪的情景判断题和短视频理解题。学生在参与这些测试之后, AI 平台自动批改并分析数据,为每个学生生成初始的“礼仪能力图谱”,可视化呈现其词汇掌握度、语法熟练度、文化知识盲区及兴趣倾向。基于这个能力图谱,AI 平台为每位学生推荐个性化的学习单元入口和资源包。比如说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平台优先推送核心词汇动画讲解、基础语法微课和图文并茂的礼仪清单;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平台直接推送更具挑战性的任务,如关于文化差异的深度阅读材料或原声视频,并建议其尝试创作礼仪指南。学生可以根据AI 推荐的学习路径,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来微调学习顺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权。在课堂中,教师播放一段由 AI 生成的、包含正确和错误礼仪行为的沉浸式视频,引出本课终极任务——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全球青少年数字礼仪手册”。学生可以根据AI 课前推荐的兴趣倾向进行分组,如餐桌礼仪组、网络礼仪组、公共礼仪组,小组利用 AI 平台提供的资源,如分级阅读文章、地道的情景对话 AI 陪练、文化背景知识库进行探究。教师在这个过程根据AI 平台实时向教师仪表盘推送各组进度和数据,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引导和帮助,提前完成任务的小组,AI 平台会向他们推送“挑战关卡”,如:分析一段复杂的外国影视剧片段中的礼仪细节,或为手册设计一个互动问答测验,来确保了所有学生都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发展。在课后AI 平台会为每个学生推送个性化的作业包,来让学生完成。在单元结束之后,AI 平台会生成一份综合学情报告,包含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曲线、学习行为特点以及下一单元的学习建议。

(三)在评价方面

评价不仅是教学结果的检验,更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导向,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就强调“教、学、评”这三者的有机统一。教师通过利用AI 技术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实时的检测,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建议,使得评价过程能够贯穿教学的全流程,形成“目标——过程——结果”的闭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且整合听力、口语、写作等多维度评价指标,如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生成可视化报告。教师根据这些报告可以适时的调整自己教学策略,并利用AI 技术,来分析学生的错误模式,推动针对性的联系,建立起学生动态学习档案,记录器学生的进步轨迹。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 Unit 8 A green world 时,利用 AI 技术来在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阶段嵌入评价环节,确保能够多角度、全方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比如说教师在课前活动中,提前借助智慧学习平台发布课前预习包,包括:本单元核心词汇表、一个关于全球环境问题的短视频、一份简单的在线问卷(调查学生已有的环保习惯),来组织学生进行预习。教师就可以借助AI 技术来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测试和评价。就像是学生跟读核心词汇和句型,AI 语音识别系统就会即时给出发音评分、流利度分析和纠音建议。AI 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预习结果,来生成情报告,精准定位学生的已知区和未知区,学生感到困难的阶段就增加相关的视频讲解和讨论环节,使得教学目标更加具有针对性。这种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多维度、过程性的综合评价,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即时记忆和修正。

三、结语

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时,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解决传统形式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发挥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优势,有效的提升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未来,教师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来继续探索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够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帮助,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许世红,郭敏,吴颖民,等.AI 赋能课堂教学智慧评价:大单元教学自动化分析框架的设计与应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2023,(05):43-53.

[2]苏萌.人工智能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践路径[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3,(09):76-77.

[3]崔秀玲,段红霞,王志琴.人工智能视域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英语教师,2 023,23(20):32-36.

[4]李萧倩.指向“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智能化教学研究——大单元学历案与人工智能辅助策略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4,(24):77-79.

[5]谢建琼.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人工智能与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融合策略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4,(27):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