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机关党建工作的现实挑战与实践 路径研究
王亚楠
沧州市社会治理事务保障中心
机关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关工作的“根”与“魂”。进入新时代,面对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新形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机关党建工作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其在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本文从深刻认识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出发,系统分析当前机关党建需破解的核心问题,明确党务干部的履职要求,为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思路。
一、深刻认识当前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既源于其在党的建设全局中的特殊地位,也体现在服务中心、保障大局的具体实践中。新时代背景下,机关党建面临着学习教育深化、工作任务叠加、外部环境变化等多重考验,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一)持续深化的学习教育提出新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党史学习教育到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每一次学习教育都是对机关党员干部思想的再淬炼、作风的再锤炼。当前,学习教育已从“集中性”向“经常性”延伸,从“理论灌输”向“学查改贯通”深化,这对机关党建提出了新课题:如何避免学习教育“走过场”“两张皮”,真正实现触及灵魂、转变作风的目标?这要求机关党建必须创新学习载体,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纪律要求融入日常教育,通过案例教学、警示教育等方式,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受警醒、行为上明界限,确保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
(二)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提出新挑战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机关工作面临的任务更重、标准更高、难度更大。例如,数字化转型倒逼机关工作方式变革,群众对政务服务的便捷化、精细化要求日益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考验应急响应能力。这些新形势对机关党建提出了新挑战:如何打破传统工作思维,以党建引领探索适应新要求的工作模式?这需要机关党建主动求变,通过建立“党建+创新”机制,鼓励党员干部在流程优化、技术应用等方面大胆探索,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应对挑战、提升效能的实际能力。
(三)暴露的薄弱环节带来新压力
近年来,机关党建在规范化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部分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形式化,“三会一课”内容与实际脱节;少数党员纪律意识淡薄,存在“微腐败”风险;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现象在一些单位仍未根本解决。这些薄弱环节不仅制约着党建工作质量,更可能影响机关公信力。这对机关党建带来新压力:如何化压力为动力,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党建引领业务新格局?这要求机关党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靶向整改、制度完善,将压力转化为提升组织力、强化执行力的具体举措。
二、当前机关党建工作需着力破解的重点问题
机关党建工作的成效,取决于能否精准破解“抓什么、谁来抓、怎么抓”的核心问题。只有明确工作内容、责任主体和方式方法,才能推动党建工作从“虚”到“实”、从“弱”到“强”。
(一)破解“抓什么”:明确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
机关党建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具体工作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核心在于抓思想、抓学习、抓作风、抓队伍,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 抓思想,筑牢信仰之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机关党建首要任务是强化理论武装,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例如,通过开展“第一议题”学习、专题研讨等,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机关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 抓学习,提升能力之本。机关工作专业性强,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工作质量。党建工作需将学习与业务需求结合,通过“业务大讲堂”“师徒结对”等载体,推动党员干部深钻细研政策法规、业务技能,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同时,注重培养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让党员干部在复杂工作中能谋善断。
- 抓作风,夯实成事之要。作风是机关的形象窗口,党建工作必须聚焦实干担当,坚决整治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不良风气。可通过设立“作风监督岗”、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倒逼党员干部扑下身子办实事,以优良作风赢得群众认可。
- 抓队伍,凝聚奋进之力。队伍强则事业兴,党建工作要通过搭建“党员先锋岗”“攻坚突击队”等平台,发挥党员在业务骨干、技术能手等群体中的引领作用,形成“比学赶超”的氛围。同时,关注年轻干部成长,通过“传帮带”帮助其快速提升,打造团结向上的战斗集体。
(二)破解“谁来抓”:明晰党建工作的责任主体
机关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构建“党委统领、支部主抓、小组落实、干部示范”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主体的职责定位,确保工作有人抓、抓得实。
- 机关党委:发挥统领组织作用。作为党建工作的“主心骨”,机关党委需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将党建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规划,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例如,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党建工作要点,明确“党建+业务”融合的具体任务;加强对支部工作的指导考核,确保上级部署落地见效。
- 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是党建工作的“神经末梢”,需以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打造“政治强、组织强、能力强、作风强”的“四强”党支部。具体而言,要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让“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有内容、有温度、有实效”;围绕业务重点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如审批服务部门的“红色窗口”、执法部门的“党员办案先锋”等,让支部成为推动业务的“桥头堡”。
- 党小组:发挥常态聚合作用。党小组贴近党员日常,需在“小而活”上下功夫:理论学习上,可开展“微党课”“政策解读小课堂”;业务工作中,组织党员互学互帮、交流研讨、共克难题;思想引导方面,定期与党员谈心谈话,掌握最新的思想动态,
及时化解困惑。
- 党务干部:发挥职能骨干作用。党务干部是党建工作的“操盘手”,需树立“党建与业务一盘棋”思维,既懂党建业务,又熟悉单位主业。要主动学习党建政策,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在工作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落实,避免“专职党务”与“业务工作”脱节。
(三)破解“怎么抓”: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
方法得当,事半功倍,面对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要结合当前实际,研究科学有效的方法,抓好机关党建工作。机关党建需把握“四个不动摇”,以科学方法提升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坚持以党建引领队建的要求不动摇。抓党建的核心是抓队伍,要将政治素养、专业能力、作风形象作为队伍建设的核心目标。例如,在干部选拔中突出政治标准,在培训中设置党性教育模块,在考核中加大党建履职权重,确保队伍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以高质量完成任务的标准不动摇。党建工作的价值最终要靠业务成效来检验。因此,需将党组织交办的任务完成质量作为衡量党建成效的“硬指标”,如重大项目推进速度、群众满意度提升幅度等,通过“党建成效看业务、业务成效溯党建”的闭环管理,避免“为党建而党建”。
坚持以“小活动”创造“大成果”的思路不动摇。党建工作不必追求“大而全”,而要善于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例如,通过“谈心谈话”化解党员矛盾、凝聚共识;通过“志愿服务+政策宣传”活动,让党员在服务群众中提升宗旨意识。通过“小活动”的精准发力,积累成推动工作的“大成果”。
坚持以统分结合的形式不动摇。党建活动需处理好“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上级规定的“规定动作”要做到位,如主题教育的必学内容、组织生活会的程序要求;同时,鼓励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创新“自选动作”,如科研单位的“党建+技术攻关”、社区对接单位的“党建+共建服务”,让活动既符合规范,又贴近需求。
三、新时代机关党务干部履职的核心要求与实践准则
党务干部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推动者,其能力素质与履职成效直接关系党建工作质量。新时代背景下,党务干部需以“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纪律严明”为核心标准,在实践中坚守以下准则:
(一)筑牢政治根基,做对党忠诚的“排头兵”
强化理论武装: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将“两个维护”融入党建工作各环节,确保党建方向与党中央要求高度一致。
严守政治纪律: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执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杜绝打折扣、搞变通,以实际行动体现政治自觉。
提升政治能力:善于从政治高度谋划党建工作,将政治要求贯穿业务融合、队伍建设全过程,确保党建工作始终服务于中心大局。
(二)精进业务素养,做党建工作的“内行人”
精通党建政策:系统掌握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法规制度,熟悉“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流程,确保工作规范合规。
贯通业务融合:深入了解本单位核心职能与业务重点,找准党建与业务的结合点,如在政务服务中打造“党建+效能提升”品牌、在执法工作中建立“党员示范岗”机制,推动“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
创新工作方法:主动适应数字化转型趋势,运用“智慧党建”平台优化学习教育、组织管理等环节,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党建效率。
(三)锤炼务实作风,做服务群众的“勤务员”
力戒形式主义:杜绝“材料党建”“数字党建”,将工作重心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如通过“谈心谈话”化解党员思想困惑、针对“微腐败”风险完善监督机制。
深入基层调研:定期走访党员群众,倾听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聚焦组织生活形式单一、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痛点,推动整改落地。
带头担当作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如重大项目攻坚中组建“党员突击队”、疫情防控中牵头下沉服务,以实干精神凝聚队伍合力。
(四)坚守纪律底线,做清正廉洁的“守门人”
严守纪律规矩:带头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明确“红线”“底线”,在评优评先、干部推荐等工作中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主动接受监督:自觉置身于组织监督、群众监督之下,规范权力运行,在党建经费使用、活动组织等工作中做到公开透明。
涵养廉洁品格: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坚决抵制“四风”,以自身清正廉洁带动党员队伍作风建设,维护机关党组织公信力。
(五)厚植奉献精神,做队伍建设的“贴心人”
强化责任意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主动承担党建任务,在加班攻坚、琐碎事务中不计个人得失。
关爱党员成长:建立年轻干部“传帮带”机制,通过业务培训、实践锻炼提升其党建与业务能力;关注党员思想动态,及时疏导压力、解决困难,增强组织凝聚力。
聚焦实绩导向:以“党建促业务、业务验党建”为标准,推动党建成果转化为服务效能,如通过“主题党日+民生实事”活动提升群众满意度,以实绩彰显党建价值。
结语
机关党建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机关工作效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只有深刻认识其重要性,精准破解“抓什么、谁来抓、怎么抓”的核心问题,锻造高素质党务干部队伍,才能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为机关工作提质增效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未来,机关党建需继续坚持守正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方法,让党旗在机关工作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