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高中生如何做好化学实验

作者

杨臣伟 滕春梅

荆门市钟祥市胡集高级中学 高三(8)班

指导教师

处于高中化学学习期间,实验并非仅仅是动手去做,而是把观察、思考、验证、总结汇聚起来的综合学习过程,实验担负着“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认知”的关键使命。而在实际实验学习阶段时,有些同学往往因理论掌握得不够好,引发实验思路的混乱,或者鉴于态度不踏实、操作不规范引发安全方面的隐患,甚至由于技能不达标造成实验数据偏差。基于此我深刻认识到,做好化学实验需兼顾“理论深度、态度严谨度、技能熟练度”,接下来我将进行简要的分析与研讨。

一、注重理论知识,夯实实验基础

理论知识是化学实验的逻辑起点,只有先搞懂为什么做实验、实验原理是什么,才能明确该怎么做实验。高中化学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始终围绕核心理论展开,脱离理论的实验往往沦为机械模仿。比如,在学习 “酸碱中和滴定” 实验前,我们需先掌握酸碱电离理论、指示剂变色原理等知识;知道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变红,才能判断滴定终点;理解中和反应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定量关系,才能通过数据计算待测液浓度。比如有一次我因为不理解“物质的量浓度” 概念,在配制氯化钠溶液时误将溶剂体积当作溶液体积,导致实验数据偏差。后来重新梳理理论,明确溶液体积需用容量瓶定容,再做实验时结果便精准了。

实验的底线要求,也是高中生科学素养的直接体现,我们应当养成主动学习规程的习惯,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室安全守则》与实验步骤,明确 “哪些操作能做、哪些不能做”,确保实验在安全、规范的前提下进行。

三、掌握实验技能,优化操作步骤

高中化学实验涉及到多种仪器与基础操作,只有对技能熟练掌握,进而学会对实验步骤优化,才能让实验高效、精准地顺利完成,而实验步骤并非“绝对固定”,在遵循原理同时保证安全的情形下,合理对步骤进行调整可减小误差、节省时长,每次做完实验操作后,我们得记下操作不熟练的那些环节,并借助课后自主练习或者向老师咨询解决;查看同学的合规操作,借鉴其操作窍门,也能帮助自己把技能提升上去。

总之,做好高中阶段化学实验,需要我们把理论当成基础、把态度当成保障、把技能当成支撑,将三者恰当融合在一起,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究、总结实操心得,既能增强化学学习效果,还可提升自身的化学科学素养,为未来的学习跟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二、端正实验态度,遵守实验规程

化学实验涉及药品、仪器与能量变化,稍有不慎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或导致实验数据失真。因此,“端正态度、遵守规程” 是做好化学

参考文献

[1] 李忠文 .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路径 [J]. 教育界 ,2025,(21):17-19.

[2] 何芳彬. 项目化学习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J]. 天津教育,2025,(18):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