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安全防护
张杰
成都市桐梓林小学 610042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安全防护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是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在体育活动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发生意外。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如何做好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防护工作呢?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下面,本文将结合相关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安全防护;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安全防护工作在体育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且活泼好动,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来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并积极改进安全防护措施来提高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防护能力。
一、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安全防护是指在体育活动中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全,尽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所以,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安全意识,并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1]。另外,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活动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危险和意外。比如,在体育活动中容易发生磕碰,所以教师就应该教育学生不要碰撞坚硬的物体,不要追逐打闹;在跑步时要注意周围是否有障碍物和其他同学等。另外,教师还应该教育学生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体育活动中遇到意外时应该如何做。
安全防护不仅仅是指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要注意安全,教师还应该注意场地的选择。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场地选择不当也可能会对小学生产生安全隐患。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教学,而不是在一个狭小的空间进行教学,这就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伤害,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场地时,应该选择平整、干燥、适合运动的场地,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比如,教师在教跑走跳的运动时,教师应该选择平整、干燥、适合运动的场地进行教学。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来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比较容易的体育项目;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比较难的项目。另外,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身心状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特点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2]。例如,在进行“跳房子”运动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热身运动,然后再将跳房子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跳房子活动,第二部分是跳长绳。在跳房子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跳一会儿,然后再让他们进行长绳练习;而在跳长绳运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先进行短绳练习。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保障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安全。
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状况,尽量不要安排一些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过高的项目。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其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避免因运动量过大而导致学生身体不适,引发安全事故。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运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热身运动,然后再让他们进行立定跳远练习。当学生完成了热身运动之后,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立定跳远练习。此外,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还应注意运动强度问题,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技能来合理安排运动量。
三、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有效减少体育活动中的意外伤害事件发生。首先,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安全防护工作,教师要向学生说明体育活动中的一些危险因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运动的危险性和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安全状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和解决[3];最后,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遵守体育活动规则。
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明白做体育活动时存在的危险因素,培养他们自我保护能力,从而减少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在思想上,教师要告诉学生做体育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告诉他们在做体育活动前要进行适当的准备活动,让他们充分了解到在体育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危险因素。然后,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在体育活动中哪些部位不能触碰、哪些动作不能做等。最后,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分析[4]。例如,有的学生喜欢跑跳等剧烈运动,容易使膝关节受到损伤,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告知学生在运动之前需要进行拉伸运动,在运动之后要进行舒缓运动,使学生的身体情况与运动强度处于相适配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树立安全意识,并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四、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防护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充分认识到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安全防护工作。当然,小学生的体质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并加强对学生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保障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宋玖林.浅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怎样做好安全防护[J].体育风尚,2020(1):19-23.
[2]吴应龙.让”利剑”变成”利剑”——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防护举措的应用[J].好日子,2020,000(028):P.1-1.
[3]郭强.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J].拳击与格斗,2022(13):103-105.
[4]唐晚.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J].灌篮,2021,000(014):71-72.
[5]陈红梅.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防护策略[J].读天下(综合),2021,000(012):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