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变革
张曙辉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高级中学 214206
引言
高中生物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自然科学学科,涵盖遗传与进化、细胞生物学、生态系统等多个知识板块,内容系统性强、实践性与理论性并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大量抽象概念和复杂规律。然而,传统高中生物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互动不足、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在讲解遗传规律时,教师往往只能通过黑板板书和口头讲解,学生难以直观理解复杂的遗传过程,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人工智能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优势,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比如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可以生动展示细胞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观世界。
一、人工智能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价值分析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学资源优化。传统生物教材内容固定,更新周期较长,而人工智能平台能够根据最新科研成果与教学需求,动态整合与推送优质生物学资源,包括最新研究论文、科学实验视频、虚拟仿真课件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例如,在讲解基因编辑技术时,教师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平台获取最新的科研动态和实验视频,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前沿知识。其次是学习方式创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学生可以通过智能学习平台进行个性化学习,平台根据学生学习习惯、掌握情况和兴趣偏好,自动推荐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实现因材施教。比如,有的学生对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部分理解较快,平台就会为其推荐更深入的内容,而对于理解较慢的学生,则会提供更多的基础练习和讲解。再次是课堂管理改进。以课堂纪律管理为例,传统方式主要依靠教师口头提醒,效果有限且容易分散教师教学精力。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智能摄像头捕捉学生的行为动作,当有学生出现交头接耳、打瞌睡等违反纪律的行为时,系统及时向教师反馈,教师能够迅速做出处理,提高课堂管理效率。
二、人工智能辅助高中生物教学资源优化的实现路径
高中生物教学资源种类繁多,包括课本教材、实验材料、教辅资料、多媒体课件等。传统资源管理方式存在更新滞后、内容碎片化、使用效率低等问题。人工智能技术能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图谱构建,对生物学领域的各类资源进行自动分类、整合与更新,实现资源平台化管理。具体实现路径包括:首先,建设智能教学资源平台。平台应集成课程标准、生物学知识体系、教学案例、实验仿真、视频演示等多种内容,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资源标签化与智能推荐。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快速检索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优质资源,减少备课时间与工作量。例如,在准备“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一课时,教师通过平台输入关键词,就能快速获取到相关的动画演示、实验视频、教学课件等资源,还能根据平台推荐的教学案例,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其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资源进行实时更新。随着生物学研究的不断进展,新的成果和发现不断涌现,平台应能够自动抓取这些信息,并及时更新到资源库中,确保教师和学生获取到的都是最新、最准确的知识。
三、人工智能推动高中生物学习方式创新的实践路径
高中生物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学生需要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理解与掌握。传统学习方式主要依靠教师讲授与课后练习,缺乏个性化与实践性。人工智能技术为学习方式创新提供了新思路。首先,推广智能个性化学习平台。平台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数据与行为轨迹,自动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与任务清单,动态调整学习内容与难度,实现因材施教。例如,针对遗传学章节,平台可以根据学生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掌握情况,推送不同难度的习题与视频讲解。如果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较好,平台就会推送一些综合性的案例分析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如果学生对概念理解模糊,平台则会提供更多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简单练习。其次,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技术。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受限于设备条件与安全要求,部分实验无法在现实中开展。例如,在讲解“DNA 的复制过程”时,传统的实验演示很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 DNA分子的复制细节。而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操作,观察 DNA 分子的解旋、配对、合成等过程,就像在真实的实验室中一样,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效果。
四、人工智能助力高中生物课堂管理与教学评价体系完善
课堂管理与教学评价关乎教学质量。传统课堂管理依赖教师经验与人工观察,有主观性强、信息滞后等不足。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精准管理与科学评价:课堂管理上,借助智能摄像头与面部识别技术,实时监测学生出勤、注意力等情况,自动生成报告,辅助教师优化策略,如根据学生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方面,收集学生作业、成绩等数据,经大数据分析生成个性化评价报告,教师据此针对性辅导,学生也能据此调整学习策略。
五、人工智能赋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与优化策略
随着人工智能进步,其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应用有这些趋势:一是技术平台智能化升级,未来会更注重自然语言交互、多模态感知等开发,如学生可用语音交流,平台依情绪调整教学;二是教学内容与技术融合更紧密,借助大数据分析与知识图谱,实现生物学知识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如讲解生物进化更完整准确;三是教育公平与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将完善,要建立健全数据保护制度,用加密技术保护师生信息安全,防止泄露。
结论
人工智能技术为高中生物课堂带来变革机遇,能优化资源、创新方式、完善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践显示,合理运用可改善传统教学问题,推动教育模式个性化、智能化发展,还能提高学生成绩与兴趣。未来应用会更广泛深入,需多方合力构建赋能体系,提升基础教育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贾积有 .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与学习 [J]. 远程教育杂志 ,2018,36(01):39-47.DOI: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8.01.004.
[2] 沙小梅 , 张路正 . 人工智能时代生物仪器分析教学改革与创新[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8,2(02):53-54.
[3] 苗逢春 . 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跃迁 :2019 年北京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综述 [J]. 电化教育研究 ,2019,40(08):5-14+29.DOI:10.13811/j.cnki.eer.2019.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