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课堂的小学数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路径探究
陈燕
万州区南京小学
引言
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正从单一知识传授转向综合能力培养,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因其整合性、实践性及创新性特点,成为构建有效课堂重要途径。此类学习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科知识融通,然而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科学设计、有效实施并持续优化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仍需深入探究。探究从设计策略、实施路径及评价优化三个维度展开讨论,期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实践参考。
一、有效课堂中,小学数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策略
有效课堂中小学数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先需明确学习目标与核心问题,确保项目主题既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又能与其他学科建立合理连接,设计者应立足课程标准分析学生认知特点与已有经验,选择适合低年级学生探究空间较小但具体形象,中高年级则增加抽象思维与创新要素项目。优质项目主题通常源于生活实际,如校园绿地规划融合数学测量、几何图形与科学植物知识,节日庆典策划结合数学计算、统计分析与艺术表现,环保节能调查整合数据处理、比例关系与社会探究等。项目设计需构建清晰学习框架,包括前期准备阶段确定合作群体、分配任务、提供资源,中期探究阶段设置认知冲突、引发思考、鼓励合作,后期展示阶段安排成果汇报、反思总结、拓展应用。跨学科资源整合要遵循逻辑性原则避免生硬拼凑,确保数学核心知识点与其他学科内容自然衔接,形成有机整体。
项目化学习材料准备须考虑多元智能发展需求,既包括传统纸笔工具、实物模型,也应纳入数字资源、在线平台等现代技术手段,为不同学习风格学生提供支持。教师还需设计适切性学习支架,针对低年级学生可提供更多结构化指导与范例,中高年级则逐步减少直接指导增加自主探索空间。值得注意设计过程中应预设可能遇到问题与解决方案,如时间安排冲突、小组合作障碍等并准备相应应对策略,同时评价设计应贯穿全过程,既关注数学核心知识掌握情况,也重视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综合素养表现。优质设计还应考虑拓展空间,为不同层次学生预留挑战机会与深入探究可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二、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实施路径
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实施应遵循情境创设、任务驱动、协作探究、成果展示四个关键环节,构建完整学习体系,教师需创设贴近生活实际且富有吸引力情境,通过真实问题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与探究欲望,设计层次分明任务群,既包含基础性活动保障全员参与又设置挑战性任务满足拓展需求。组织有效协作探究,采用异质分组方式促进互助互学,建立明确角色分工确保人人参与,搭建多元成果展示平台鼓励学生运用创新表达方式呈现学习收获,实施综合性评价关注知识理解、问题解决等多维表现。教师角色需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主要通过观察、倾听等方式参与学生学习过程,把握引导时机与力度,既不过度干预思考又不放任自流,同时跨学科资源整合应自然融入探究活动,打破学科壁垒建立知识联系,让学生体验学习整体性与知识联通性,培养综合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为例,教师应当设计校园零食部创业计划项目,将数学知识与科学等学科有机融合,项目伊始教师呈现校园零食部筹备场景,提出盈利预测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小数乘法计算成本与收益。学生分组调查校内零食喜好收集价格信息,运用小数乘法计算各类商品成本、预期销量与盈利空间。科学学科融入体现在分析食品营养成分、计算能量值、考虑健康饮食原则,语文学科融入表现为撰写调查问卷、制作宣传海报并编写推销语,美术学科融入则通过设计店铺布局、商品包装等方式呈现。探究过程中学生需频繁应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批发价格(单价 × 数量)、估算利润空间(售价 - 成本) × 销量、分析成本构成(原料费 + 包装费 + 运输费)等,使抽象运算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工具。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与应用技巧,探讨估算与精确计算适用情境,分析误差产生原因与控制策略,项目成果展示形式包括创业计划书、财务预算表等,学生通过作品展示与现场答辩展现对小数乘法概念理解与应用能力,同时体现跨学科思维与综合素养。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课程评价中,小学数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反思优化
课程评价中小学数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反思优化应构建多元立体评价体系,实现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诊断性评价在项目启动前进行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形成性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参与度、思维发展等动态表现,终结性评价则聚焦最终成果质量与知识掌握程度。评价主体应多元化,既包括教师专业评价也包括学生自评互评,还可以邀请家长或校外专家参与,评价标准制定需兼顾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跨学科能力,既关注数学概念理解、运算能力等学科内核心要素,又重视问题解决、创新思维等跨学科能力表现,评价结果分析应着眼于发现问题与改进教学,形成持续改进循环。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设计美丽家园建设跨学科项目,并实施全过程综合评价,项目中学生需规划设计小区绿化方案,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面积、材料等问题。评价设计包括三个维度:知识技能维度评估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与应用能力,问题解决维度考察学生如何将乘法应用于实际情境,跨学科能力维度关注学生如何整合科学知识、美术技能等内容。评价证据收集贯穿全过程:项目初期通过前测了解计算基础,探究阶段采用观察量表记录讨论质量与解决过程,成果展示环节应用评价量规评估作品质量与汇报表现。
结论
小学数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融入有效课堂建设,需要系统设计、科学实施与持续优化,成功实践应注重真实情境创设,强调学科知识自然融通,注学生主体参与,重视过程性评价与反思。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引导而非灌输支持而非包办。未来应进一步探索适合不同学段特点项目设计策略,深化评价体系构建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推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常态化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勇 ." 跨学科 " 遇上 " 项目化 "——跨学科学习在小学数学项目化实践活动中的运用 [J]. 河南教育 ( 教师教育 )( 下 ), 2025(1):63-64.
[2] 魏燕芳 .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 " 综合与实践 " 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D]. 西南大学 ,2024.
[3] 姚亚飞 . 基于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单元复习教学——以小学数学二下《图形的运动一》为例[J]. 东方文化周刊, 202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