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人工智能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金晨倩

江山市新塘边初级中学

引言

人工智能应用于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意义重大。它能依据学生阅读习惯与水平,精准推送个性化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借助智能分析,深度挖掘文本内涵,辅助教师高效讲解;还可通过互动交流功能,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提升阅读思维与理解能力,推动阅读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变革的推动作用

人工智能技术正以磅礴之势推动教育领域深刻变革。在教学环节,它能凭借智能算法,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掌握情况等,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实现因材施教。于课堂管理而言,可实时监测学生状态,助力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智能辅导系统能随时解答学生疑问,打破时空限制。此外,人工智能还能为教育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率。

二、人工智能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层面,部分智能阅读系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能力有限,难以精准把握文学作品中复杂的情感、隐喻等内涵,无法为学生提供深入且准确的解读指导。教学应用上,一些教师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弱化了自身的主导作用,减少了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此外,学生使用人工智能辅助阅读时,可能因过度依赖其提供的答案和解析,而缺乏自主思考与探究,导致阅读能力的提升流于表面。

三、人工智能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人机协同教学,平衡技术辅助与教师引导

在《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为平衡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与教师引导,采用了人机协同教学模式。课前,教师借助人工智能阅读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了解学生对老舍作品、民国时期背景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据此制定针对性预习任务。比如,部分学生对民国北平的市井生活缺乏认知,教师便推送人工智能生成的图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那个时代的特点,为理解祥子的命运做铺垫。课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梳理小说情节,此时人工智能阅读助手可实时呈现情节脉络图,帮助学生构建整体框架。在分析祥子的人物形象时,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鼓励大家借助人工智能的文本分析工具,从不同段落中提取关键语句,深入剖析祥子的性格变化。同时,教师适时介入,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的深远影响,避免学生局限于对人物表面的理解。课后,人工智能平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阅读进度,推送个性化的拓展阅读资料和练习题。教师则通过查看平台数据,了解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对于学生在平台上提出的共性问题,教师组织集中讨论;对于个别问题,进行一对一指导。通过这种人机协同教学,既充分发挥了人工智能在数据处理、资源推送等方面的优势,又保证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优化智能推荐系统,提升个性化阅读指导

在《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为提升个性化阅读指导效果,对智能推荐系统进行了优化。传统的智能推荐可能仅依据学生的阅读速度、章节完成度等简单数据推送内容,优化后的系统则综合多方面因素。在初始阶段,教师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交流,了解学生对古代文学、英雄故事、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兴趣倾向,将这些信息录入智能推荐系统。同时,系统记录学生阅读《水浒传》时的停顿时间、批注情况等,分析其对不同情节、人物的关注度。例如,有位学生对书中武打情节格外关注,系统便为他推荐了“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棒打洪教头”等精彩武打片段的深度解读文章,还推送了相关武术文化资料,帮助他理解书中武打描写背后的文化内涵。而对于另一位对梁山好汉义气感兴趣的学生,系统则推荐“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后兄弟情义体现”“宋江仗义疏财凝聚人心”等案例分析,引导他从不同事件中感受义气的力量。此外,系统还会根据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能力动态调整推荐内容。随着阅读深入,为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推荐学术性的《水浒传》研究论文,拓展其思维;为理解稍弱的学生推荐通俗易懂的漫画版解读,巩固基础。通过优化智能推荐系统,真正实现了个性化阅读指导,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深度思考。

(三)结合情感计算技术,增强阅读情感互动体验

在《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教学里,情感计算技术宛如一座桥梁,巧妙地连接起学生与书中人物的情感世界,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情感互动体验。课堂上,学生们借助配备情感计算功能的电子阅读器开启阅读之旅。当读到英子得知宋妈丈夫来接她,宋妈不得不离开英子家这一情节时,阅读器通过分析学生阅读时微微颤抖的手指、不自觉加快的呼吸频率,以及脸上浮现出的难过神情,精准判断出学生此刻被离别的愁绪所感染。紧接着,阅读器以温柔且略带伤感的语音开启互动:“英子和宋妈朝夕相处,感情深厚,如今却要面临分别,这种不舍是不是也揪住了你的心呢?你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离别经历吗?”这一互动瞬间点燃了课堂氛围,学生们纷纷打开话匣子,讲述自己与亲人、朋友分别时的难忘场景。有的学生说,自己转学时和好朋友哭成一团;有的学生回忆起爷爷奶奶回老家,自己在车站久久不愿离去。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书中离别情感的理解,还从彼此的经历中获得了情感共鸣。之后,阅读器根据学生的分享,进一步推送相关拓展内容,如描写离别的经典诗词、感人故事等,让学生继续沉浸在离别的情感氛围中,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思考。通过情感计算技术的巧妙运用,学生们在《城南旧事》的阅读中,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实现了深度的情感互动。

结论

在数字化教育背景下,人工智能为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带来新契机。虽存在文本理解局限、教师过度依赖、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等问题,但通过人机协同教学平衡技术辅助与教师引导,优化智能推荐系统实现个性化指导,结合情感计算技术增强情感互动体验等策略,可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理解能力与思维深度,推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莹莹 , 但武刚 . 人工智能与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优化策略 [J]. 林区教学 , 2023,(03): 60-63.

[2] 李东平, 赛汗托娅. 人工智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文学教育 ( 上 ), 2021,(05): 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