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动之根,铸思想之魂
陈宁敏
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浈江小学 512000
一、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渗透,能明显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参与劳动期间,学生凭借亲身实践,能感受到劳动的辛酸与喜悦,还能在劳动当中积攒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该实践经验为语文习作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源头,学生可把看到的、听见的、感受到的、想到的转变成写作的内容,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学生在劳动里形成的体会,不仅是对生活的直接察觉,还无形中造就了他们的综合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渗透,可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致,依靠亲身参与各类劳动活动,学生可把自己真实的体验转化成写作素材,这种真实感和实践的体验感让他们在写作时投入度更高,和传统的抽象写作不一样,劳动带来的实际经历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题材和别样的视角,令习作不再干巴巴的,而是饱含着生活气息与鲜活的情感。学生在劳动之际获得的体验与感悟,能为他们的写作添加更多情感与思考,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愿意去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与感受,劳动教育可助力学生发掘生活里的美好与意义。
二、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多维渗透路径
(一)以多重情境,激活写作动能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可借助设计与劳动教育紧密相连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农田劳作、社区服务等活动里面,使学生在实际的劳动活动中真实体验到劳动的意义与乐趣。把这些活动引入课堂,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素材与切身体悟,让学生在习作里能有更诚挚的情感和更形象的细节,教师也可凭借学生的劳动体验创设特定的写作任务,营造情境模样的写作氛围。在做完园艺劳动以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去写一篇关于植物成长的观察日记,或者描写他们在劳动里遇到的麻烦事儿和取得的成就,这般情境不仅让学生在写作当中表达自己的真实体悟,还能勾起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在这些多样情境的带动下,学生不再只把写作当作课堂里的任务,而是把它当作展现自身劳动成果与感悟的途径。
如在开展“那一刻,我长大了”习作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一个围绕家庭劳动的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于家中参与一些简单的劳动,诸如帮父母清扫卫生、洗盘子、照顾小动物等。借助实施这些具体的劳动实践,学生可亲自体会劳动的意义,且在实施劳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成长的力量。当学生把这些任务完成后,教师可引导他们思索这一过程中的感受与变化,尤其是他们在劳动里遇到的阻碍、破除阻碍后的成就感,以及对父母劳作艰辛的理解和钦佩。依靠这些实在的劳动体验,学生可以深刻体悟到“那一刻,我长大了”背后的情感与价值,教师于课堂之上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劳动故事,让学生在分享里找出写作的素材,且能帮他们在习作里表达自己内心的成长体会,教师也可采用小组讨论或者集体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彼此启发,引发他们创作的灵感。
(二)以细致观察,构建写作框架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以细致观察为手段构建写作框架是有效的路径,教师可借助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去,做认真的观察,并把这些观察内容转变为写作素材。
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像帮父母做家务活、参与学校的清洁活儿,或者观察周围诸如保洁员、厨师、农民等劳动者的工作画面。在参与劳动期间,教师得引导学生去观察劳动中的细节,关注人物的模样、动作、讲话以及跟环境的相互影响,这些细节会为学生写作提供多样的素材,教师可利用提问、讨论等方式,辅助学生挖掘劳动过程中的情感和意义,引发学生思考怎样将这些细节融入到写作里。比如:通过“这些人在干啥?他们动作啥特点?为啥要做这些事?”这样的引导,学生不光能在劳动里获得素材,还能从中体悟到劳动者的坚韧与奉献意志,学生可把自身的观察予以分享,教师借助学生的分享,引领他们搭建写作的框架。
(三)以劳动实践,凸显写作主旨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靠劳动实践突出写作主旨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教师可借助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劳动活动,使学生在亲身操作中体会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学生能参与校园的绿化、把教室打扫干净或者整理图书等,这些劳动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关键意义,还能让他们察觉到劳动的辛劳与收获。
在劳动实践这个阶段,教师应带动学生思考与观察,帮他们领悟劳动背后所蕴含的责任与意义。依靠这样的实践,学生可获取写作的主题以及情感基础,教师可鼓动学生在活动结束之后,经由写作表达自己在劳动里收获的感受和体会,学生不仅能借助文字来表达劳动的苦与乐,还能依靠写作传达劳动背后的人文关怀与团队精神。
总结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不仅可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还能凭借劳动实践增进他们的观察力与思维能力。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里,教师可采用组织劳动活动、设置实践情境等手段,助力学生在劳动里感受生活、体悟劳动,由此产出更鲜活、实在的写作内容,劳动教育可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大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集体主义精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给予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林婷婷 . 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与语文习作教学的跨学科融合[J]. 新课程 ,2025,(01):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