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灌“德育之花”
杨娟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小学校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培养
小学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教师、勤俭节约、不怕困难、勇敢向上、爱护公物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教师要针对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社会、学校和家庭相互统一地付出,孩子才会潜移默化地养成高尚品德。
二、小学英语德育渗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一) 小学英语教师德育实施意识与能力有待强化
由于学校德育工作体系与制度的诸多不完善,学校教师的德育实施意识也相应地难以强化。此外由于各校条件约束,学校教师接受德育培训的机会很少,这就决定了教师德育能力的落后性。就本人所在学校为例,我所在学校位于偏远农村,在教学中,教学软件设施落后,硬件设施配套不全;在学情方面,我们面对的学生多数都是留守儿童,道德品行、行为习惯都相对城市孩子较差。农村儿童的道德品质普遍有待提高,家长的德育意识淡薄,教师仅靠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犹如杯水车薪。久而久之,英语教师对德育教育的实施意识慢慢消减,学校的不重视,德育教学能力也随之降低。
( 二) 小学英语德育教学流于形式,德育素材未被充分挖掘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学本应丰富多彩,但肤浅理解下的德育往往浮于表面,实际教学中的德育往往会体现得较呆板且难以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学校英语教材上包含的内在德育素材也未被充分挖掘。
三、小学英语课堂德育渗透的方法与策略
( 一) 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发挥“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的作用。
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的引导者,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所以教师要自身拥有良好的德育素质,才能在传播知识之余教会学生学会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涵养、有素质的人,培养学生优良健全的个性和刻苦的学习精神,才能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正确的德育教育,我们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要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去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所学的日常用语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地渗透。如:教学“Hi”“Hello”“Goodbye”等时,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教“hello”这一最为常用的礼貌用语时,教师应侧重于学生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告诉孩子们,初次与人见面时要说“hello”,与人打招呼时要说“hello”,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与人见面的礼貌用语,这样才能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
( 二) 挖掘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教学
在《英语课程标准》中,就对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作了明确规定:“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要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小学英语教科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内容比较简易浅显而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而且真实自然跟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内容方面也比较丰富,它涉及到小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思维活动、情感表现、道德观念、社会文化等等,都为课堂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外研社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 Module 4 Unit 1 The balloons areflying away. 和 Unit 2 The apples are falling down the stairs. 在这两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对学生进行了乐于助人的教育,让学生关心身边的人,在别人处于困难时给予我们热心的帮助。此外,我还围绕着“他人遇到危险时,我们如何进行智取营救?”的话题展开讨论,告诉学生们帮助他人是一种高尚情操,但是不能盲目地营救而丢失自己的生命,应该尽量想办法让危险程度降至最低,达到双赢结果。并让学生们积极发言,参与其中。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懂得了乐于助人,珍爱生命等等德育知识。而教材中这些丰富的教学内容能否充分渗透进德育教学中,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在备课中下足苦功。然后,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之中。
(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多角度实施德育
1. 利用英语游戏实施德育。小学英语学习者大多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愿意接触新鲜事物。就这些特点出发,小学英语课堂适合运用德育相关游戏穿插展开,既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孩子学习知识积极性与效率,又能在“玩中学”。
2. 借助唱英语歌进行德育熏陶。一味的英语语言知识学习往往会显得十分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尽理想。唱歌谣会使得学习效果与德育渗透功能大大增强。也可自编 chant 进行德育渗透,其本身大多包含了德育内容,如“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God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等等句子 , 教师应当及时地充分地予以讲解和渗透。
3. 借助英语故事与角色扮演开展德育渗透。英语小故事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教学元素,它往往不仅仅涵盖了相应单元的目标语言知识,还具备知识拓展的功能。如在小故事中恰当地渗透德育,并加以有效的渗透,其对小学生思维品格与道德情感的教育效果将十分明显。
四、结束语
总之,德育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 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有力保证。小学英语教师应以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中心 , 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 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优良品德教育。我们要遵循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抓住最佳时机来进行德育教育,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与方法,在传授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达到了英语教学与思想品德相交融的境界,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让德育之花开遍祖国大江南北,为我们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