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现状与策略

作者

刘云聪

驻马店实验小学 金骏街校区 河南省 463000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现状,包括老师主导型训练、机械重复性练习和题目千篇一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策略,包括引入探究式学习、多元化练习形式和设计差异化题目。这些策略旨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现状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作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现状入手,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能够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视,进一步改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质量。

一、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现状

1.老师主导型训练:在现有的数学课堂中,老师通常主导练习,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机会。老师一方面给出题目,另一方面亲自解题,这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难以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只会机械地计算和模仿老师的解题过程。

2.机械重复性练习:课堂练习通常以大量的机械重复性计算为主,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这种练习模式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培养起到了负向作用,学生只会记忆公式和算法,解题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

3.题目千篇一律:由于题目类型单一或雷同,学生对于不同类型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力较弱。这使得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只掌握了表面的计算技巧,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欠佳。

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策略

(一)引入探究式学习

在课堂练习中引入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和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3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时,可以在课堂练习中引入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和主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除了传统的机械计算练习外,教师可以增加数学课堂练习的多样性。通过设计一些有趣、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可以使用游戏、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进来。同时,在练习题目的设计上,教师可以注重差异化,增加题目类型的多样性。通过提供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并促进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丰富题目内容,加强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现状。学生将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练习,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多元化练习形式

除了传统的机械计算练习外,增加数学课堂练习的多样性。通过设计一些有趣、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可以使用游戏、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进来。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些与除法相关的数学游戏,例如“除法接龙”游戏。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一个除法算式开始,然后接龙式地在答案的基础上继续写出新的除法算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速算能力和思维敏捷性。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角色扮演的游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商人”和“消费者”,商人要根据某个除法算式计算出价格,消费者则要用给定的金额来购买商品。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们可以体验到除法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除法问题并向其他小组出题。其他小组需要根据题目来解答,并给出解题过程和答案。通过这种合作方式,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分享,并且集思广益地解决问题。采用的多元化练习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练习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巩固和理解除法的概念和应用。

(三)设计差异化题目

在练习题目的设计上,注重差异化,增加题目类型的多样性。通过提供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并促进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丰富题目内容,加强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2 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知识点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差异化题目来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简单难度题目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简单的计算和选择题,让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面积的计算。中等难度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性。较高难度题目旨在挑战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探究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和解决复杂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差异化题目的设计,教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简单难度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中等难度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进行综合思考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较高难度的题目则可以挑战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探究能力。通过不同难度的题目,教师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果。

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练习的质量,引入探究式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让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多元化练习形式和设计差异化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并加强他们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改善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技能水平。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成水.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8):84-85.

[2]陶艺伟.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现状与策略[J].数学之友,2017(01):27-28.

[3]孟雪明.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策略研究——以“错误资源”的利用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