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交与垂直》教学设计
谢长容 邹梅
重庆市江津区向阳小学校 重庆 402260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教学内容]:相交与垂直 (西师版教材68-70页)
1、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相交和平行的位置关系,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垂线的意义
2、知道垂线的画法,并能画出垂线。
3、经历探索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过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1、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2、画垂线,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建立相交与垂直的概念,能用三角尺画垂线。
[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一套。
[学具准备]:三角板一套、一张长方形纸、长(正)方体小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一平面的位置关系
课件播放《真假美猴王》
师:真假美猴王正打得难分输赢,就连手中的金箍棒都在空中飞起来了,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金箍棒会落在哪里?是在同一个面上吗?(不是)如果同时落在地面上,是同一平面吗?(是的)
师:今天我们就研究落在地面上,也就是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板书:在同一平面内)
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张白纸,把它当成地面,用两条直线代表金箍棒,先猜想一下金箍棒掉在地面上会是什么怎么样的?然后把你的猜想画在纸上。
2、引导分类
学生动手画,师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师:这些作品它们有哪些相同之处?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跟它们分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生生质疑,5号看起来没有相交,但直线是无限延长的,是相交的。
师:金箍棒和直线有着相同的特点,都可以向两边无限延长,请看屏幕(教师课件演示,5号最后相交了)
师小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要相交,相交的两条直线有交点
指名说说教室里有哪些相交的线
3、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相交的线,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两条直线“相交”的知识。(板书:相交,擦去平行的位置关系图)
二、实践探究,建立概念,认识 “互相垂直”
1、观察、对比,揭示垂直的概念
(1)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相交的几组图(含相交成直角的情况),思考:这几组图形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你还能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吗?
(2)引发思考:上面的这些锐角和钝角用眼睛也可以判断出来,可是这个直角仅用眼睛判断是不够准确的,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证明它是直角呢?
(3)师: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都有一个交点,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4)师: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关键是看什么?
2、辨析质疑
(1)如何理解“互相垂直”中 “互相”的意思?
师举高一根小棒,能不能说这根小棒垂直? (不能)必须有另一根小棒与它垂直。
以图①为例,在直线上取一点。我们不能说线段OA是垂直的。应该是OA垂直于OB,还可以说OB也垂直于OA。
师小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是指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垂直;两条直线相互垂直时,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关键是看什么?(相交成直角),那你又怎么判断它是不是直角呢?(生汇报:用尺子量、用量角器量、用有直角的物体去量、用三角尺量……)
(3)引导学生明白:互相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三、折一折、找一找“互相垂直”的现象
1、折一折
(1)、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折完后,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把每组折线画出来,并想一想:怎样验证你的折痕是相互垂直的?
(2)、展示学生活动成果,指名部分学生上台展示并验证。
(3)、同桌互相验证对方的折痕是否垂直.
2、找一找生活中的垂直现象
四、画平行线
(一)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两条直线或线段相互垂直的关系,现在老师画一条直线,同学们也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直线,接下来我们挑战一下自己:你能不能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引导学生思考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多少条?为什么?
(二)过直线上一点或直线外一点作垂线。
1、小组讨论尝试完成练习单上与例1,例2相关的内容。
2、争当优秀小老师:指名板演画图,边说边画,其余学生质疑
3、师讲解画垂线的两种情况。
4、学生独立改错(指名说说是怎样画的)
5.引导学生思考:过一点怎么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能画多少条?
6.师小结画垂线的方法:一找两对:找准直角,直角边对准直线,直角边对准点(板书)
五、实践应用
1、判断:
(1)两条直线相交,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无数条。( )
(3)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
2.安装水管到A村,怎么安装最省材料
六、知识拓展。
课件出示古代与现代垂直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的有关图片,
七、归纳整理,概括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高兴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