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化路径
李莉
长春博硕学校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英语写作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探索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化路径,对提升学生英语水平和综合素质意义重大。
1. 教学理念优化
1.1 树立核心素养导向理念
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指向,其本质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树立核心素养导向理念要求教师突破传统知识本位的桎梏,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维度有机融入写作教学全过程。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聚焦准确运用词汇、语法规则及语篇结构的能力,使学生在遣词造句中实现语义精准传达;文化意识的渗透则强调通过写作主题的选择与展开,引导学生理解中外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敏感性;思维品质的提升体现在逻辑推理、辩证分析和创新表达等层面,促使学生跳出机械模仿的窠臼;学习能力的关注点在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写作规律、自主积累语言素材的意识。
1.2 融合跨学科知识教学
跨学科整合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应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多维知识网络。教师可依托写作主题挖掘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点,如记叙文写作可结合历史事件的时空背景,议论文写作可引入科学实验的数据支撑,说明文写作可借鉴地理学科的空间描述方法。这种整合并非简单的知识点叠加,而是通过主题式项目驱动,引导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的思维工具进行信息整合与创意表达。例如,在撰写环保主题作文时,学生需调用生物学科的生态链知识、化学学科的污染治理原理、社会学的公共政策分析框架,形成立体化的认知结构。跨学科写作还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使语言输出建立在扎实的认知基础上。
2. 教学方法创新
2.1 运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契合青少年认知发展规律,能有效降低写作畏难情绪。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真实情境,如校园广播站征稿、社区公益宣传海报设计、国际笔友书信往来等,使写作任务具有明确的交际目的和受众意识。三维情境构建尤为重要:时间维度可设置过去回忆、现在报道、未来畅想等不同时空框架;空间维度涵盖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元场景;人际维度涉及个人独白、对话交流、群体讨论等互动形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增强情境沉浸感,图片、音频、短视频等素材可触发学生的感官联想,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细节支撑。教师需注意情境的真实性与可操作性,避免虚拟情境脱离学生实际生活。
2.2 开展小组合作写作
小组合作写作是培养协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有效载体。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性格特点进行异质分组,确保每组包含不同优势的成员。合作流程可分为明确分工、集体构思、分块撰写、整合润色四个阶段。在集体构思环节,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碰撞思想火花,确定文章主旨和大致框架;分块撰写时采取接力棒形式,每位成员负责特定段落,既保证个人创作空间又体现团队协作;整合阶段通过协商讨论解决内容衔接问题,共同打磨语言细节。教师需巡回指导,重点关注弱势学生的参与度,适时介入调解意见分歧。作品展示环节可采用角色扮演方式,由小组成员分别朗读并阐释各自负责的部分,促进相互欣赏与建设性反馈。
2.3 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为写作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创造了随时随地写作的可能。教师可搭建网络写作平台,实现作业提交、批改反馈、优秀作品展示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AI 辅助工具能在语法纠错、用词建议等方面提供即时支持,但需警惕过度依赖削弱学生自主判断能力。虚拟现实技术可创建沉浸式写作环境,如模拟联合国会议发言、太空探索日记撰写等场景,极大拓展想象空间。微课视频可针对常见写作痛点进行专项突破,如开头结尾技巧、过渡词使用等。教师应善于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轨迹,精准识别共性难点,调整教学重点。
3. 评价体系完善
3.1 构建多元化评价指标
传统写作评价往往偏重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忽视内容的思想性和表达的独特性。多元化评价指标应涵盖语言准确性、内容完整性、结构合理性、思维深刻性、情感真挚性等多个维度。语言层面既要考察基础语法规范,也要关注高级词汇的恰当使用;内容方面强调观点的新颖性和论据的充分性;结构评价侧重段落衔接的逻辑性和整体布局的合理性;思维品质体现在论证的严密程度和视角的独特性;情感态度则关注价值观导向和人文关怀的体现。教师可制定分级描述量规,将抽象的评价标准转化为可观测的行为表现。评价主体也应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外,引入同学互评、家长参评、自我评价等多视角反馈。特别要重视过程性证据的收集,如草稿修改痕迹、思维导图、调研笔记等,全面反映学生的思维发展历程。
3.2 加强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写作学习的动态发展过程,而非仅仅聚焦最终成品。教师应建立写作成长档案袋,系统收录学生从选题构思到终稿定型的各个阶段作品,直观呈现其进步轨迹。在具体操作中,可将写作过程分解为审题立意、收集素材、拟定提纲、起草初稿、修改完善、定稿誊抄等环节,每个环节设置相应的评价要点。例如,在审题阶段考察对题目要求的把握程度,素材收集环节评价信息的相关性与多样性,提纲拟定关注结构的合理性等。教师要及时给予阶段性反馈,采用书面批注与面谈相结合的方式,指出优点与不足。同伴互评可安排在修改阶段,通过角色扮演读者身份,帮助作者发现视角盲区。过程性评价能有效遏制临阵磨枪的功利心态,培养严谨认真的写作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真理。
3.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元认知能力的重要体现,能帮助学生实现从被动接受评价到主动调控学习的跨越。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工具,如制定自评量表、撰写写作反思录等。自评量表可包含目标达成度、困难解决情况、收获体会等栏目,引导学生对照教学目标进行自我诊断。写作反思录要求学生记录每次写作的心路历程,分析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提出下次改进方向。教师可定期组织自评成果分享会,让学生交流自我监控的策略技巧。在互评他人作品时,教师要教授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如从读者角度检验可读性,从作者角度揣摩写作意图。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逐渐形成自我设标、自我检测、自我调整的良性循环,真正成为写作学习的主人。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提升写作质量,更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律品质。
结束语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化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通过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能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使其在核心素养培养中取得更好成效,为未来英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淑花 .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J]. 学周刊 ,2022(27):100-102.
[2] 焦茂华 .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 策略探究 [J]. 考试周刊 ,2021(70):106-108.
[3] 张媛媛.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 ( 教师通讯 ),2021(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