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模式对提升高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影响
张爱苗
金华市江南中学 浙江省 金华市 婺城区 321000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明确指出,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其中“说”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进行有效沟通。人教版(2019)教材在单元设计中融入大量口语活动(如“Speaking”“Role-play”“Discussion”等模块),但实际教学中,受班级规模大、课时紧张、学生畏难情绪等因素影响,口语环节常被简化为“教师示范—学生跟读”的单向模式,学生主动表达机会匮乏,语言运用能力难以提升。
合作学习模式以小组互动为核心,通过任务驱动促进学生共同参与、协同探究,其理念与人教版(2019)教材“强调实践、注重合作”的设计思路高度契合。本文立足教材内容,从理论基础、实施策略、实践效果三个维度,分析合作学习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影响,为优化口语教学提供参考。
二、合作学习提升英语口语能力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社会互动的产物,个体在与他人的协作中通过“最近发展区”实现能力提升。合作学习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口语任务(如对话创编、主题辩论),能力较强者可通过示范、提示帮助同伴突破语言障碍,而能力较弱者在安全的互动氛围中更易尝试表达,形成“互助—共进”的语言习得循环。
(二)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做中学”,主张通过完成有意义的任务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人教版(2019)教材每个单元的“Speaking”模块均围绕主题设计任务(如“谈论未来职业”“讨论环境保护措施”),合作学习模式可将这些任务分解为小组分工环节(如信息收集、角色分配、语言组织),使学生在真实的交际需求中主动运用词汇、语法知识,实现从“知识输入”到“能力输出”的转化。
三、基于人教版(2019)教材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一)结合教材主题设计分层任务
人教版(2019)教材主题涵盖“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如必修一 Unit 1“Teenage Life”、必修二 Unit 4“History andTraditions”),教师可依据主题难度设计分层合作任务:
基础层:针对词汇量有限的学生,设计“关键词补全对话”(如围 绕 Unit 1“after-school activities”,小组合作补全“—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I often _ with my friends.”);
提高层:针对中等水平学生,设计“情景角色扮演”(如 Unit 4 中“模拟参观博物馆”,小组分工扮演导游、游客,运用教材中的历史文化词汇完成互动);
拓展层:针对高水平学生,设计“主题辩论”(如 Unit 5 “TheEnvironment”中“是否应限制私家车出行”,小组分工收集论据、组织辩词)。
分层任务既贴合教材内容,又兼顾学生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获得适切的表达机会。
(二)构建“准备—互动—展示”的合作流程
1. 准备阶段:教师引导学生预习教材中的核心句型与话题词汇(如 Unit 3“Sports and Fitness”中的“work out”“balanced diet”),小组内分配角色(如记录员、发言人、纠错员);
2. 互动阶段:小组围绕任务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针对语法错误(如时态混淆)、表达卡顿等问题提供支架(如板书“现在完成时常用时间状语”);
3. 展示阶段:各小组上台呈现成果,其他小组根据“发音准确性”“逻辑连贯性”“词汇丰富度”进行互评,教师结合教材目标进行总结(如强调Unit 3 中运动场景的常用交际语)。
(三)优化基于教材的评价体系
结合人教版(2019)教材对“语言能力 + 学习策略”的双重要求,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 过程性评价:记录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的发言次数、词汇运用量(参考教材单元词汇表);
- 同伴互评:使用教材配套评价表(如“能否运用本单元重点句型进行对话”);
- 教师评价:聚焦任务完成度与教材目标的契合度(如 Unit 2“Travelling Around”中是否正确使用“book a ticket”“check in”等旅行相关表达)。
四、合作学习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一)增加口语实践频次,提升语言流畅度
传统教学中,单节课内学生平均口语实践时间不足 5 分钟,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互动使人均表达时间延长至 15—20 分钟。以人教版(2019)必修一 Unit 5 “Music”为例,小组合作完成“推荐一首英文歌并说明理由”任务时,学生需反复练习“prefer...because...”“It remindsme of...”等句型,语言流畅度显著提升。
(二)增强表达自信心,降低焦虑感
合作学习创设了“小范围、低压力”的表达环境,学生在小组内犯错时更易获得同伴包容(如纠正发音“th”的错误)。调查显示,参与合作学习的学生中, 82% 表示“敢于在课堂上主动说英语”,较传统模式提升 45% ,这与人教版(2019)教材“鼓励尝试、宽容错误”的理念相呼应。
(三)促进语言运用灵活性,深化主题理解
在完成教材拓展任务(如 Unit 4“History and Traditions”中“设计家乡文化宣传海报并进行解说”)时,学生需灵活组合教材词汇(如“ancestor”“custom”“heritage”)与生活经验,语言表达从“机械模仿”转向“意义建构”,同时深化对主题的文化理解。
五、结论与展望
合作学习模式通过与人教版(2019)教材内容的深度融合,为高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有效路径:其任务设计贴合教材主题,互动过程强化语言实践,评价体系呼应核心素养目标,既能解决传统教学中“开口难”的问题,又能落实教材“实践性”“综合性”的要求。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不同合作分组方式(如异质分组与同质分组)对不同水平学生的影响,或结合信息技术(如线上小组讨论平台)拓展合作学习的时空边界,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提供更具操作性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20.
[2] 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约翰逊 , D. W., 约翰逊 , R. T. 合作学习:原理与技巧 [M]. 伍新春 , 译 .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4.
[4] 张瑞 . 任务型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 2021(5): 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