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中常见节能降耗技术探讨
史远超
山东民基新材料有限公司 255022
引言:在科技创新与环保理念并重的当下,节能降耗技术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已经成为推动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以此来满足社会对行业绿色发展的新要求。化工企业借助节能降耗技术,不仅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还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将绿色环保理念落到实处。因此,化工企业应秉持前瞻性思维与环保意识,积极应用节能降耗技术,并持续探索其优化路径。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力,更是化工行业迈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深入研究节能降耗技术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与优化,对化工企业的转型升级及行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化工工艺中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价值
化工企业在日常生产及加工环节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这与企业的生产工艺、设备设计以及流程的合理性等密切相关,生产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巨大的能源消耗也使得生产与加工成本持续增加,对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节能降耗技术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可以有效优化生产流程,通过更加精准的设备控制和管理,显著减少能源浪费,从而降低整体生产成本。该技术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总产量,为化工企业的经济实力提升提供强有力支持。在资源日益紧张的当下,这一技术的推广有望从根本上改变高能耗行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合理控制资源消耗,为缓解社会资源紧张、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 化工工艺在节能降耗技术上的问题分析
2.1 化工工艺更新换代速度慢
在化工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若想保证最终产物的质量达到既定标准,就必须对化学反应的全过程实施严谨而细致的管控,确保每一个反应环节都能在受控状态下顺利推进。具体而言,在实际生产阶段,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工艺配方精确投加规定量的催化剂,同时通过自动化仪表实时设定并保持反应所需的压力与温度范围;在整个反应周期内,还需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进行不间断监测,一旦发现偏离设定值,应立即启动调整或紧急处理程序,以最快速度消除偏差,从而确保最终产品符合质量规范。然而,在我国部分化工企业中,仍存在对工艺革新重视不足的现象,这些企业依旧沿用能耗高、效率低的传统路线,导致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难以充分发挥优势,最终造成能源浪费与经济损失双重负担。
2.2 化工生产设备不符合节能降耗要求
在化工产品的实际生产环节中,设备的现代化水平与能耗高低呈显著反比,设备越先进,能耗越低。然而,我国化工企业之间综合实力差异,小型企业数量庞大,资金实力有限,往往难以负担高昂的现代化设备采购费用,结果只能继续运行高能耗的传统装置,导致单位产品能耗居高不下。此外,部分化工企业建厂时间早,大量设备已服役多年,长期缺乏系统性维护,磨损、腐蚀和老化现象严重,运行效率不断下降;随着这些老旧装置继续超期服役,能源浪费将进一步加剧。更为严峻的是,故障频发的陈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仅排放更多污染物,还会因效率低下而推高用电、用汽等综合成本,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增长,削弱其市场竞争力。
2.3 化工生产管理水平落后
目前我国仍有一部分化工企业忽视对化工工艺管理理念的更新,致使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无法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能耗水平居高不下,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举例来说,部分企业管理层的思维仍停留在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上,对节能降耗缺乏系统认知,导致生产活动与节能目标不能朝着共同的方向前进,节能降耗技术形同虚设,既浪费了宝贵的能源,又削弱了企业培养核心竞争优势、抢占未来市场的能力。
3 化工工艺中节能降耗技术应用措施
3.1 积极应用新化工工艺技术
化工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工艺与尖端装备,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同步降低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具体而言,例如引进高效节能技术、推广绿色化工技术以及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等,比如热泵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膜分离技术等,这些技术不仅能耗低、运行效率高,而且环境友好,可显著压缩蒸汽、电力及冷却水用量;绿色化工技术是指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优先选用无毒、无害或低毒替代品,采用环境友好的催化剂、溶剂和反应路径,配套低泄漏、易回收的密闭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三废”排放;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通过开发新一代高活性、高选择性催化剂,精准优化反应温度、压力及停留时间,进一步提高主反应转化率,抑制副反应发生,进而降低能源需求与副产物生成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提升。
3.2 加强新工艺和设备的应用
化工企业若要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必须把提高生产效率作为重要工作,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为此,企业需高度重视化工工艺中节能降耗技术的系统优化:对关键工艺参数比如冷却温度梯度、加热温区设定、反应停留时间等进行精细化调整与实时优化,从而有效减少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化工企业必须建立系统化、常态化的设备维保机制,对全部生产设备实施定期、全面的保养与检修,确保装置始终处于高效、安全、低耗的运行状态,为节能降耗目标的长期实现提供坚实保障。
3.3 不断提升化工生产管理水平
在化工工艺的实际生产阶段,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节能降耗技术能否充分发挥其潜力。因此,化工企业应将提升生产管理置于战略高度,通过持续优化管理机制、细化操作规程,对流程中暴露出的能耗漏洞和效率问题进行及时而精准的改进,确保每一条生产线都能在受控状态下长期稳定运转。与此同时,企业还需在常态化生产中设立专职监管岗位,对关键工序的能耗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与比对,一旦发现异常偏高,立即启动工作进行分析,并在保障产量与质量的前提下,迅速制定并实施降耗整改方案,把总体能耗牢牢锁定在科学合理的区间内。
结语:节能降耗技术的深应用不仅能够显著节省各种能源,从根源上遏制资源的过度浪费,还能反向促进相关技术的持续研发与升级更新,最终实现废弃物排放总量的持续递减,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日后,化工企业必须以前瞻性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引领,持续加大节能降耗技术的投入与升级力度,最大限度降低生产过程对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推动整个行业稳健、健康、绿色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敏娟,朱金子.化工工艺领域内常见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25,(12):157-159.
[2]樊龙龙,刘艳,董养林.化工工艺中节能降耗技术应用与优化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4,(24):78-80.
[3]祖燕霞.节能降耗技术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4,44(15):172-174.
[4]周恒,童凯,李玉军,等.化工工艺中节能降耗技术应用与优化策略[J].清洗世界,2024,40(01):114-116.
[5]黎伟.化工工艺中节能降耗技术应用与优化[J].中国石油和化工,2024,(0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