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真实情境设计策略
罗晶
宁阳县实验中学 271400
摘要:大单元教学以整体性、系统性为特点,强调通过主题整合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而真实情境设计作为大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在于通过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学习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效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有效融入真实情境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缺乏文化背景支撑、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以及对技术手段应用不充分等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教育创新
引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大单元教学模式逐渐成为课堂实践的重要方向。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真实情境设计,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既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又培养综合素质。这一过程中,融入文化背景、注重学生需求以及综合信息技术手段成为情境设计的关键环节。下面将对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1.融入文化背景:构建有温度、有深度的大单元任务群
文化背景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也是大单元任务群设计的重要支撑点。在实际教学中,融入文化背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建立更深层次的知识连接与价值认同。
首先,在构建任务群时,应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文化元素。例如,《背影》《故乡》等经典篇章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还折射出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时代变迁中的人情故事。通过结合地方特色、历史事件或民俗传统,教师可以为学生打造更具时代感和生活意义的学习场景。例如,在课堂上设计一个“寻找家乡记忆”的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访长辈,倾听他们关于过去的故事,从中了解家乡的发展变迁。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让阅读体验更加立体化,同时还促使他们反思自身的文化根源与身份认同。这种贴近心灵的语文课堂,不仅赋予知识以温度,也让学习过程充满意义与回味。
其次,文化背景的融入应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以实现古今贯通。例如,在教授《诗经》选篇时,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将古典诗歌与现代音乐相结合,通过改编经典作品或创作属于当代的“新诗经”,赋予传统文学以全新的表现形式和生命力。例如,学生们可以用流行乐、说唱或民谣的方式重新演绎这些古老的文字,使其更加贴近现代人的审美趣味。这种多维度的探索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也能激发他们从多个角度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魅力,从而全面提升学习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此外,教师还需关注班级内多样化的文化资源。对于具有不同地区或民族特色的班级而言,通过设计跨区域交流活动,例如由各地学生分享本地特色文学作品,可以让课堂充满包容性与开放性。这种基于多元文化视角的大单元任务,不仅增强了情境感,也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2.注重学生需求:以个体为中心优化任务设置
在真实情境设计中,以个体为中心优化任务设置是推动有效学习的重要路径。每位初中生都拥有独特的发展特点和兴趣偏好,因此,大单元教学需要围绕“人的成长”和“人的差异”展开针对性设计,从而最大限度激发学习潜能。
首先,应明确初中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抽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时期,他们既渴望自主探索,又需要明确指导。因此,在大单元情境设计过程中,应为他们提供适量但不设限的问题空间。例如在《桃花源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引人深思的开放式问题,比如“如果你是桃花源中的居民,你会选择留下还是离开?为什么?”或是“如何用现代语言重新诠释‘桃花源’的内涵?”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出发进行深入探讨。同时,这种设置还能够鼓励学生以更具创造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通过撰写短文、编写对话或者绘制场景等形式,将个人理解融入到作品之中,使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当代教育理念提倡关注个体差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任务应根据具体学情进行调整。例如,对于那些阅读能力较强且热爱写作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深入剖析文本的结构,挖掘其中蕴含的写作技巧,并尝试以自己的创意续写故事情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锻炼逻辑思维,还能进一步提升文字表达能力。而针对语言表达相对薄弱,但在视觉艺术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则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些更适合的任务,例如用画笔描绘故事中的关键场景,或者制作形象生动的情节海报,以另一种形式展现他们对内容的理解和创造力。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充分尊重了每个学生独特的发展特点,让每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参与方式,同时也在无形中增强了课堂整体的互动性与效率。
此外,大单元任务设置还应体现兴趣驱动原则。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兴趣点,并将这些元素自然地嵌入到文本解析和课堂活动之中。例如,在教授现代散文时,如果发现多数同学对环保议题感兴趣,那么可以将原本纯粹文学赏析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主题项目,让大家从散文描绘自然景观入手,结合实际问题展开讨论甚至撰写倡议书。这种贴合需求且富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有助于增强语文学习体验及其延展性。
3.综合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场景化、多样化互动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真实情境设计策略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可以有效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场景化、多样化互动体验,从而让课程内容更加鲜活、生动。
首先,多媒体技术为构建真实场景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经典文学作品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再现作品中的场景,例如《岳阳楼记》中岳阳楼壮丽景色、《红楼梦》中怡红院精致布局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字背后所传递的信息。同时,这些视觉化呈现能够帮助那些抽象理解能力较弱或者对文字敏感度较低的人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整体参与效果。
其次,互动式平台可以显著提升师生间及生生间沟通质量。在实际操作上,可利用智能白板开展实时头脑风暴讨论,通过在线投票系统收集意见反馈,并及时调整课堂进程。此外像Pad、小程序等工具也可支持分组协作,每组成员分别负责某一部分工作并最终汇总成果。例如在《范进中举》课后扩展活动中,各小组分别模拟人物心理状态并录制短视频展示,这种方法能够同时锻炼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使课堂变得更加灵活与高效。
最后,大数据分析为评价效果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记录每位学生活动完成情况、测试成绩及参与频率等指标,教师能够精准评估不同策略实施效果,并据此优化下一轮计划。此外结合人工智能辅助分析工具预测可能存在问题(例如哪些知识点重复错误率高),可提前制定补救措施防止掉队情况发生。这种基于数据驱动决策模式保证了教育资源分配效率最大化,同时也推动着整个体系向智慧型方向演进。
综上所述,“融入文化背景”“注重学生需求”“综合信息技术手段”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真实情境设计的重要路径。从理论到实践,它们强调以人为本,将知识传授置于动态发展的社会环境之下,并结合科技赋能,为未来教育改革提供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依托学习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设计大单元学习活动[J].董霖.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22(Z3).
[2]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以统编教材“群星闪耀”单元为例[J].董霖.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01).